颤藻浓度和水温对凡纳滨对虾响应颤藻粗提液毒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煜

作者: 徐煜;徐武杰;文国樑;胡晓娟;苏浩昌;杨铿;李卓佳;曹煜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色颤藻;粗提液;颤藻浓度;水温;凡纳滨对虾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7 年 13 卷 01 期

页码: 26-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文章研究了绿色颤藻(Oscillatoria chlorina)不同成分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毒性,分析了颤藻浓度与水温对对虾响应粗提液毒性的影响,并初步检测了颤藻粗提液所含的毒素。结果显示,湿藻质量浓度为5.04 mg·m L~(-1)的颤藻细胞及其粗提液可导致93.72%以上的对虾死亡,藻细胞培养液对对虾无致死效应。用湿藻质量浓度高于2.52 mg·m L~(-1)的粗提液注射对虾,对虾死亡率超过86.67%,随质量浓度低至0.504 mg·m L~(-1),对虾死亡率降至2.22%,差异显著(P<0.05);水温显著影响了粗提液对对虾的致死效应(P<0.05),湿藻质量浓度为2.52 mg·m L~(-1)的粗提液在22℃水温条件下可引起20.0%对虾死亡,当温度升至34℃,对虾死亡率增加至97.8%;以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RR/YR/LR,MC-RR/YR/LR)作标准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颤藻粗提液毒素,结果在粗提液中均未检出RR、YR、LR等3种常见的微囊藻毒素。结果表明,绿色颤藻可致对虾急性死亡,其主要有害成分是颤藻粗提液所含的非MC-RR/YR/LR等藻毒素,对虾对颤藻粗提液毒性的响应与颤藻浓度和水温显著相关(P<0.05)。

分类号: S945.49

  • 相关文献

[1]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与虾虹彩病毒病发生的相关性. 孙世玉,江敏,金若晨,戴习林,吴昊,周俊芳,于忠利,张峰. 2020

[2]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影响. 葛红星,尼倩,陈钊,李健,常志强,赵法箴. 2019

[3]三种微藻的生物量与其细胞氮磷碳的相互关系. 曹煜成,孙志伟,徐煜,胡晓娟,苏浩昌,徐武杰,文国樑,鲁敏,余招龙. 2022

[4]植物内生菌011粗提液对番茄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周红丽,易有金,柏连阳,李高阳. 2015

[5]嗜线虫致病杆菌Sy1a菌株粗提液杀虫活性的研究. 庄艳,薛仁风,葛维德,张玲. 2014

[6]四大家鱼养殖技术之一 万峰湖不投饵式网箱养殖鲢鳙技术. 张宗慧,彭强,朱玲. 2007

[7]水温和光照对单殖吸虫的影响. 张效平,商宝娣,李建光. 2015

[8]水温对圆斑星蝶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孙中之,柳学周,徐永江,曲建忠,兰功刚,梁翻. 2011

[9]不同水温下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 2009

[10]虾夷扇贝动态能量收支生长模型. 张继红,吴文广,刘毅,蔺凡,王巍,牛亚丽. 2017

[11]两种水温条件下恩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汪文选,卢彤岩,王获,陈俭清,刘红柏. 2010

[12]饮水温度对高温环境下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李军峰,高玉鹏,穆淑琴,王文杰,张斌,路超. 2008

[13]不同水温对青鱂胚胎发育的影响. 刘盼,秦洁,张清靖,贾成霞. 2009

[14]裸盖鱼幼鱼工厂化养殖试验. 曹栋正,陈四清,王贞杰,王有廷,刘长琳. 2016

[15]基于水温对肉牛生长性能影响的冬季恒温饮水系统优选. 陈昭辉,庞超,靳薇,刘继军,朱跃明. 2015

[16]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南海野生真蛸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冯雪,陈丕茂,秦传新,周艳波,袁华荣,乔培培,李娜. 2013

[17]温度对黑斑原(鱼兆)仔鱼生长的影响. 张颖,吕伟华,卢彤岩,尹家胜,牟振波. 2019

[18]温度梯度对四大家鱼临界游泳速度的影响. 王晓,廖冬芽,俞立雄,高雷,段辛斌,陈大庆,苏云垓,欧阳珊. 2022

[19]不同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镜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唐玲,徐奇友,王常安,尹家胜. 2011

[20]不同水温下重金属镉诱导金属硫蛋白在鲫鱼组织中的表达. 周彦锋,吴伟,胡庚东,尤洋,范立民,孟顺龙,陈家长.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