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湿润与半干旱区黄绵土冬小麦农田土壤剖面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国华

作者: 吕国华;李小强;白文波;王罕博;宋吉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绵土;气候区;土壤剖面;土壤属性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19 年 05 期

页码: 1033-10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气候区黄绵土的土壤剖面差异,本研究基于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分析了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冬小麦农田的土壤剖面特征及土壤基本属性。结果表明:半湿润区土壤剖面存在明显的犁底层,犁底层土壤容重接近1.60 g cm-3,土壤结构体以片状和棱柱状为主,淋溶层存在显著的石灰性沉积,pH显著高于其他土层;半干旱区无显著犁底层,土壤容重在1.40 g cm-3左右,土壤结构体以块状和团粒为主,没有显著的石灰性沉积;不同区域黄绵土土壤颗粒均以粉砂粒为主,黏粒含量低于10%,半干旱区黏粒含量低于半湿润区;除表层以外,其他各层<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超过50%,不利于蓄积水分养分;有机质、氮及速效磷含量较低是土壤肥力的主要障碍因子。

分类号: S512.11`S15

  • 相关文献

[1]福建黄泥田肥力质量特征与最小数据集. 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 2018

[2]太仓市耕地土壤基本属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张海东,李会宾,史云,宋亮,徐婷婷,卢学鹤. 2024

[3]土壤属性和作物生长对生物炭施用的响应和反馈研究进展. 李毅,冯浩,梁嘉平,陈克,陈俊清,梁志杰,姚宁. 2022

[4]福建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因子的最小数据集. 王飞,李清华,林诚,何春梅,钟少杰,李昱,林新坚. 2015

[5]数字土壤制图方法研究进展. 李颖,俄胜哲,赵天鑫,袁金华,刘雅娜,路港滨,张鹏. 2024

[6]不同气候区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崔伟敏,宋妮,申孝军,粱悦萍,黄仲冬,宁慧峰,陈新国. 2018

[7]海南裸花紫珠药材中7种成分含量分析. 谭湘杰,于福来,庞玉新,黄梅,陈振夏,杨全,李伟. 2018

[8]苹果梨高接技术. 侯佳贤,高玉江. 2005

[9]中国西南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高玲玲,黄琼,陈小龙. 2014

[10]中国不同气候区小麦产量及发育期持续时间对田间增温的响应. 高美玲,张旭博,孙志刚,孙楠,李仕冀,高永华,张崇玉. 2018

[11]百色市田东县不同气候区杧果花穗白粉病防控药剂筛选. 陈海玲,王小媚,陆爱玲,覃秀芬,黄月霞,苏伟强. 2015

[12]全球不同气候区小麦产量构成要素对生殖期增温的响应. 高美玲,唐灵云,吴正肖,张旭博,孙志刚,孙楠,高永华,张崇玉. 2019

[13]气候变暖对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王鹤龄,王润元,张强,牛俊义,吕晓东. 2011

[14]氮磷钾肥施用量对庄薯3号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谢奎忠,杨棪,张民,李建军. 2011

[15]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柳燕兰,宋尚有,郝明德. 2012

[16]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4

[17]不同农作措施对黄绵土坡耕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马忠明,杨虎德. 2015

[18]黄绵土区甘蓝型冬油菜生产品质与土壤质量对不同配肥的响应. 张建学,王芙蓉,杨志奇,雷建明,俄胜哲,王亚宏. 2019

[19]不同用量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崔恒,张久东,宝林,韩杰荣,车宗贤,包兴国,杨蕊菊. 2021

[20]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Cr(Ⅵ)的吸附特性. 刘晓娟,程滨,赵瑞芬,滑小赞,王森,王钊,任哲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