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温和播种密度对小麦越冬前生长状况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杰

作者: 刘红杰;任德超;葛君;张素瑜;吕国华;何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积温;密度;冬前生长;小麦;量化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41-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评价积温和密度对冬小麦越冬前生长性状的影响,以周麦22为供试材料,于2017-2020年在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双八试验基地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设置4个播期(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和10月20日)和3个播种密度(120.0万、270.0万和420.0万株/hm~2)。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冬小麦次生根数、主茎叶龄、单株茎蘖数、单株地上部干物质重、株高、单株叶面积、单位面积茎蘖数均逐渐降低。处理间的主茎叶龄、单株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单株叶面积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播种密度增加,次生根数、主茎叶龄、单株茎蘖数、单株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单株叶面积均有降低趋势。株高和单位面积茎蘖数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处理间单位面积茎蘖数达到显著水平,而株高未达到显著水平。株高、主茎叶龄、单株地上部干物质重、单株叶面积的播期效应较大,次生根数、单株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的密度效应较大。通过播期(积温)较易调整冬前次生根数、单位面积茎蘖数,主茎叶龄、单株茎蘖数次之。通过播种密度最易调整冬前单位面积茎蘖数,次生根数、单株茎蘖数次之,通过播种密度很难控制主茎叶龄。基于多年度冬小麦大田冬前生长指标和冬前积温数据,建立了从播种至越冬期前1 d的积温和播种密度与冬小麦越冬前生长指标的定量关系,各指标估测模型的反演值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估测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越冬前冬小麦次生根数、主茎叶龄、单株茎蘖数和单位面积茎蘖数的精确估测。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直播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及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 李心昊,李俊,刘丽欣,王方,郝睿,王天尧,张春雷,马霓. 2021

[2]对《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一文的商榷. 王世耆. 1976

[3]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邓根云,郑大玮. 1975

[4]冬前积温对北部冬麦区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刘阿康,马瑞琦,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常旭虹. 2023

[5]湖北省小麦适宜播期的叶龄积温法确定. 韦宁波,刘易科,佟汉文,陈泠,张宇庆,朱展望,高春保. 2014

[6]乡村小康和谐社会的量化研究. . 2006

[7]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 -基于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实践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 温小林,孙德举,庄义庆. 2019

[8]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基于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实践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 温小林,孙德举,庄义庆. 2019

[9]江西省农业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欧阳淑珍,沈佳佳,熊涛,金紫徽. 2023

[10]绿茶滋味量化及其与化学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刘盼盼,邓余良,尹军峰,张英娜,陈根生,汪芳,陈建新,袁海波,许勇泉. 2014

[11]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以湖南双季稻区为例. 陈源泉,杨光立,肖小平,汤文光. 2011

[12]江苏渔业绿色发展政策量化分析与优化路径. 孙洪武,朱诗颖,张倩. 2023

[13]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比较优势量化分析. 马洪文,周学明,耿万平,殷延勃,闫宏,李霞. 2004

[14]六堡茶茶汤色泽量化分析3种方法的比较. 马婉君,马士成,施江,龙志荣,董鹏,张悦,林智,吕海鹏. 2021

[15]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技术特征值及其量化分析. 陈源泉,李媛媛,隋鹏,刘武仁,黄坚雄,高旺盛. 2010

[16]我国省际之间主要作物比较优势的量化分析. 黄小清. 1997

[17]山区油菜高含油量育种策略探析. 黄桃翠. 2018

[18]密肥条件对沿江稻田小麦生长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 2003

[19]泽漆对小麦的为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张俊喜,陈磊,仇彩云,王海洋. 1999

[20]小麦花生两熟制高产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 成波,苗丰祚.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