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灌溉方式对夏玉米出苗、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明达

作者: 杨明达;张素瑜;李帅;郑东方;杨慎骄;关小康;王同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播种灌溉方式;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地下滴灌深播;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22-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设置地面灌溉常规播种(CK)、地表滴灌常规播种(DI)、地下滴灌深播(SDI)处理,研究不同播种灌溉方式对夏玉米出苗、干物质积累及转运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夏玉米大田生产的播种灌溉方式。结果表明,播种后灌溉40 mm情况下,SDI处理土壤水分可以上移至种床层,下渗到距地表80 cm处,5~10、1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8.69%、75.35%;CK和DI处理土壤湿润体在60 cm以上土层。SDI处理显著延长夏玉米的出苗时间,导致其苗期单株叶面积和干质量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但其出苗率并未显著降低。在生育期间灌溉的条件下,与CK相比,SDI处理降低拔节后期和灌浆初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但增加40~1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DI处理增加拔节后期中上层土壤和灌浆初期土壤含水量。与CK相比,SDI和DI处理不仅能够促进花前干物质的转运,而且还能提高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SDI和DI处理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8.51%、11.22%、11.41%和6.18%、6.38%、9.94%。SDI处理较DI处理提高了夏玉米的穗粒数和产量,但两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综上,地下滴灌深播未显著影响夏玉米的出苗率,并且地下滴灌能够提高中下层土壤的含水量,对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及花后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的提高有利,最终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孟静,张丽华,董志强,申海平,姚海坡,张丽荣,贾秀领. 2020

[2]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3]不同灌水次数对夏玉米产量性状及耗水规律的影响. 南纪琴,肖俊夫,刘战东,刘祖贵,杨静敬. 2011

[4]秸秆覆盖与种植密度对黑龙港平原区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柳斌辉,王溪森,王变银,张文英. 2016

[5]不同时期干旱和干旱程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肖俊夫,刘战东,刘祖贵,南纪琴. 2011

[6]不同灌水次数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俊夫,刘战东,刘祖贵,南纪琴. 2011

[7]猪场废水灌溉对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杜臻杰,齐学斌,樊向阳,李平,乔冬梅,朱东海. 2013

[8]冬小麦生长季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王海霞,李玉义,任天志,逄焕成. 2011

[9]苗期调亏模式下夏玉米合理灌水定额试验研究. 路振广,邱新强,张玉顺,刘祖贵,和刚. 2015

[10]不同覆盖措施下夏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强小嫚,孙景生,樊向阳,张笑培. 2014

[11]秸秆覆盖和土壤水分互作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王同朝,李小艳,李仟,王和洲,高国华. 2014

[12]覆盖对喷灌夏玉米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刘小飞,孙景生,刘祖贵,王景雷,张寄阳,张俊鹏. 2011

[13]覆盖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迎,刘小飞,段爱旺,高阳,张俊鹏. 2011

[14]夏玉米叶片δ~(13)C与叶重、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关系研究. 项艳,龚道枝,白清俊,梅旭荣,栗雨勤. 2009

[15]时空交替间隔灌溉对夏玉米田水分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王同朝,李小艳,杜园园,李仟,白如轩,关小康. 2013

[16]不同灌溉方式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夏玉米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17]优化品种匹配和灌水量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李源方,李宗新,张慧,薛艳芳,钱欣,肖蓉,刘仲秋,高英波. 2020

[18]土壤水分与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祖贵,肖俊夫,孙景生,张俊鹏,刘小飞. 2012

[19]不同灌水策略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陈金平,王和洲,刘安能,丁大伟. 2017

[20]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夏玉米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邱新强,路振广,张玉顺,孟春红,刘祖贵,刘战东,肖俊夫.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