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蚜瘿蚊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梦莎

作者: 李梦莎;王雄;李帅;杨茂发;黄纯杨;于晓飞;吴慧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蚜瘿蚊;茶蚜;捕食功能;搜寻效应;种内干扰

期刊名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ISSN: 1008-0457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63-68

摘要: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是茶树的重要害虫,评估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茶蚜的防控潜能,为大田释放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茶蚜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探索了饥饿处理24 h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3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的种内干扰作用,试验完成后继续饲喂,直至食蚜瘿蚊羽化,观察其性别。结果表明:食蚜瘿蚊雌、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雄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9.1、24.5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80、0.459,处理时间(Th)分别为0.052、0.041 d;食蚜瘿蚊捕食量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自身密度干扰方程为E=0.421P-0.892,相同的猎物密度下,雌虫的搜寻效应高于雄虫。食蚜瘿蚊对茶蚜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且雌虫对茶蚜的控害能力优于雄虫。

分类号: S476.2%S435.711

  • 相关文献

[1]多异瓢虫和中华草蛉幼虫对胡麻蚜虫的捕食功能. 万海霞,余帮强,辛明. 2016

[2]侧刺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评价. 覃江梅,黄芊,蔡晓燕,张桦,潘启寿,陈红松,覃武. 2023

[3]利用捕食功能模型评价波氏烟盲蝽对烟蚜、烟粉虱和西花蓟马的捕食能力. 王利利,邸宁,黄宁兴,刘俊秀,张帆,王甦. 2023

[4]环斑猛猎蝽对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分析. 胡宗伟,冯万祖,张浩然,曾曼,陈黔,李建平,吴雨欣,于永浩,夏鹏亮,张建民. 2022

[5]蠋蝽对茄二十八星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廖江花,何浩锋,张江. 2024

[6]龟纹瓢虫2龄幼虫对棕榈蓟马的捕食作用. 任凤山,张安盛,庄乾营,邢光耀. 2015

[7]多异瓢虫对枸杞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白小军,吴惠玲,张丽荣,康振中,沈瑞清. 2008

[8]小十三星瓢虫对苜蓿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张蓉,杨芳,马建华. 2007

[9]红点唇瓢虫对茶棍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高宇,边磊,孙晓玲,蔡晓明,陈宗懋. 2016

[10]西藏林芝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对不同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臧建成,洪大伟,相栋,江昌柱. 2019

[11]食蚜瘿蚊捕食能力研究. 林清彩,翟一凡,陈浩,尹园园,孙猛,于毅,郑礼. 2017

[12]滞育食蚜瘿蚊主要生化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方美娟,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李玉艳,王玉波. 2023

[13]食蚜瘿蚊防治蔬菜蚜虫的研究. 程洪坤,赵军华,谢明. 1991

[14]蚜虫密度对食蚜瘿蚊终身产卵量的影响. 郭慧娟,李保平,王玉波,郑礼,孟玲. 2015

[15]不同温度对食蚜瘿蚊生长发育和幼虫捕食能力的影响. 林清彩,陈浩,尹园园,张思聪,于毅,庄乾营,郑礼,翟一凡. 2019

[16]混合蚜虫斑块对食蚜瘿蚊繁殖力的影响. 方美娟,罗智心,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王玉波. 2021

[17]利用食蚜瘿蚊防治保护地蔬菜桃蚜的试验. 程洪坤,赵军华,谢明,魏淑贤,宋兴甫,王锦祯. 1992

[18]应用生命表评价食蚜瘿蚊扩繁系统. 谢明,程洪坤,邱卫亮. 2000

[19]食蚜瘿蚊最佳冷藏条件的研究. 宫亚军,石宝才,路虹. 2007

[20]六斑月瓢虫对茶蚜的捕食作用及生物农药的安全性评价. 王庆森,鞠晓蕾,黄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