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的杂种优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永飞

作者: 王永飞;王鸣;王得元;王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加工番茄;杂种优势;杂交组合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8 年 03 期

页码: 29-34

摘要: 以5个带有Tm2nv基因的加工番茄新品系为母本,加州汁用和美东作父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以这些试材对加工番茄35个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早熟性和总产量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而普遍,因此利用杂种优势是加工番茄早熟、丰产育种的简捷而有效的途径。而杂种在可溶性固形物、Vc、茄红素等品质性状方面多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出现强优势的机率较小,因而以改善上述品质性状为主要育种目标时,不宜采用杂种优势育种法。加工番茄F1果实横径具有较强的优势,果实纵径则偏于中间值,因此要选育耐压、抗裂的长果形加工番茄品种,则应选择果形指数大的材料为亲本。在10个杂交组合中,杂交组合“9596-25x美东”在早熟性、丰产性及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好,是一个优良的杂交组合,可作进一步的比较试验。

分类号: S641

  • 相关文献

[1]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组合光合特性及杂种优势分析. 陈海玲,吴立伟,石凤翎,蔡丽艳,刘芳,徐军,高翠萍,伊凤艳. 2013

[2]转Bt基因棉杂交组合性状优势及遗传差异分析. 崔瑞敏,王兆晓,耿军义,刘存敬,刘素恩,史立强,黎鸿慧,闫芳教,张香云. 2003

[3]斑节对虾2个地理种群自交与杂交F1的生长性能. 李永,黄建华,杨其彬,周发林,苏天凤,江世贵. 2012

[4]用杂种基因型值、杂种优势评定双低油菜杂交组合. 张书芬,田保明,王建平,朱家成,文雁成,刘建明. 2002

[5]巴彦淖尔市加工番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张建中,王勇,谭昭华,王景泉. 2009

[6]加工番茄游离小孢子单核期鉴定方法的研究. 刘湘萍,杜敏霞,赵彦,刘燕,王葆生,廉勇. 2014

[7]加工型番茄不同品种对早疫病的田间抗病性鉴定. 徐利敏,云晓鹏,刘家骧,黄俊霞,李杰,史有国,王秀梅. 2009

[8]五原县主要作物测土推荐施肥应用效果分析. 李二珍,靳存旺,闫洪,刘娟,段玉,刘素英. 2017

[9]氮、磷、钾不同配比营养液对加工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吴奇峰,李艳,王强,陈茜,程海洋. 2012

[10]6F—300型番茄籽皮分离机研制. 陈绍杰,王丽红,李成松,坎杂,黄勇,李江波,李景彬. 2007

[11]加工番茄果秧分离参数优化及验证. 王丽红,梁荣庆,秦金伟,坎杂,李成松,朱兴亮. 2015

[12]粉煤灰对加工番茄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对春小麦残效研究. 李志强,梁永超,褚贵新,冶军,张波,刘倩. 2011

[13]加工番茄果秧分离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李成松,梁荣庆,丛锦玲,坎杂,冯玉磊,陈端凤. 2014

[14]加工番茄植株残体腐解液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志宏,秦勇,高杰. 2011

[15]4FZ-30型自走式番茄收获机的研制. 李成松,坎杂,谭洪洋,张若宇,孙日宾,陈端凤. 2012

[16]新疆加工番茄种子行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吴奇峰,李艳. 2011

[17]加工番茄穴盘育苗生产技术研究. 王建江,曾沂辉,李艳. 2009

[18]加工番茄在中国的产业化进程及其发展潜力. 李建华,刘仲齐. 2009

[19]新型叶面肥爱谷素对加工番茄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高志建,汤晓昀,何帅,刘瑜,周建伟. 2016

[20]早熟机采加工番茄新品种新番48号的选育. 曾沂辉,薛琳,王诚军,高明,金凤媚,祝晏兵,李英,孙秀霞,李守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