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株拮抗细菌与链霉素、叶枯唑协同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素文

作者: 沈素文;刘永锋;周苏津;陈志谊;陆凡;刘邮洲;罗楚平;聂亚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拮抗细菌;协同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杀真菌剂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0 年 04 期

页码: 108-1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4株拮抗细菌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和6种化学药剂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毒力,探讨了它们协同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叶枯唑和链霉素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杀真菌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4株拮抗细菌对细菌性条斑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其中X-35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抑菌圈面积为804.3 mm2,B-916、X-1、X-10的抑菌圈面积分别为675.6、522.0、755.9 mm2。上述4株拮抗细菌与链霉素、叶枯唑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在500μg/mL链霉素、500μg/mL叶枯唑时,4株拮抗细菌均可正常生长;4株拮抗细菌分别与链霉素、叶枯唑混配后,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拮抗细菌B-916、X-10与链霉素混配后,均比单用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好,提示拮抗细菌B-916、X-10可以部分替代链霉素、叶枯唑用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分类号: S435.111.49

  • 相关文献

[1]面向救援的动态通信链路下海洋渔业船舶协同控制研究. 徐硕,王宇. 2023

[2]区块链在无人作业农机协同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李卓然,牟雪雷. 2022

[3]新型微生物杀真菌剂诺沃霉素稳定性研究. 万中义,方伟,张亚妮,张志刚,吴兆圆,王开梅,杨自文. 2018

[4]3种杀真菌剂对葡萄酒酿酒酵母生长及发酵性能的影响. 叶慧琼,王忠跃,战吉宬,黄卫东. 2009

[5]杀真菌剂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与伴生植物生长的反馈作用. 刘万学,万方浩. 2011

[6]高羊茅炭疽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ITS序列分析. 曾蓉,陆金萍,陈文俊,宋荣浩,徐敬友,戴富明. 2009

[7]施磷和杀真菌剂对黄顶菊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陈冬青,张瑞,皇甫超河,姜娜,屠臣阳,杨殿林. 2012

[8]水分胁迫和杀真菌剂对黄顶菊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 陈冬青,皇甫超河,刘红梅,王楠楠,杨殿林. 2013

[9]筛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源品种的初步研究. 刘志明,廖恒登,李为杏. 1991

[10]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制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庄春,李红阳. 2017

[11]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种子带菌检测技术研究——Ⅱ.离体检测法. 谢关林,王汉荣,孙漱沅,王公金. 1991

[12]广东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冯爱卿,汪聪颖,汪文娟,陈尉芹,苏菁,杨健源,陈深,朱小源. 2018

[13]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试验. 赵志,唐叶松,张凯. 2020

[14]茶陵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和防控实践. 谭禾生,刘伟喜,肖友伦. 2019

[15]湖南水稻主栽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 肖放华,刘勇,李小娟,张德咏,梁建文,胡立冬. 2011

[1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秦文胜,张永平,李德葆,李洸. 1990

[17]重要入侵细菌性病害的风险评估. 许景生,刘志静,张争,张昊,何礼远,冯洁. 2007

[18]快速液相酶联法鉴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带菌稻种. 朱献玳,陈毓苓,谢关林. 1993

[19]江苏省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张荣胜,戴秀华,王晓宇,罗楚平,刘永锋,陈志谊. 2014

[20]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新品系的创制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冯爱卿,汪聪颖,苏菁,封金奇,陈凯玲,林晓鹏,陈炳,梁美玲,杨健源,朱小源,陈深.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