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耐高温特性的生理机制与基因挖掘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齐学礼

作者: 齐学礼;赵明忠;尹文生;李莹;郭瑞;焦竹青;张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高温胁迫;生理机制;耐高温基因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2885-28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温是小麦生产上经常发生的一种非生物逆境,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研究小麦耐高温的生理机制,挖掘小麦耐高温基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文章总结了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细胞膜稳定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活性氧清除系统活性、叶绿素合成等生理性状的影响;归纳了已定位的耐高温相关性状QTL,包括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可溶性糖含量、冠层温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相关性状;概括了已发现可提高小麦耐高温特性的基因,主要为小麦耐高温相关转录因子。针对目前小麦耐高温功能基因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今后应加强耐高温小麦新材料创制和耐高温表型精准鉴定技术体系构建研究,为耐高温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提供坚实的材料与技术支撑;以六倍体小麦参考基因组序列释放为契机,加快小麦耐高温基因克隆进程,为耐高温小麦新品种培育提供基因资源;加强基因编辑与转基因技术在小麦耐高温育种中应用,实现对小麦耐高温特性的精准定向改良。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高温胁迫下黄嘌呤脱氢酶基因超表达对水稻幼苗的保护作用. 韩瑞才,苏如奇,万建林,龙启樟,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吴自明. 2018

[2]报废火药水解产物不同成分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的影响. 李燕,孙贵之,张余清,牛加新,谭德水,房锋,林海涛. 2019

[3]小麦抗寒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敏,蔡瑞国,贾秀领,王文颇,王岩岩. 2016

[4]低聚壳聚糖对小麦幼苗抗干旱胁迫的影响. 刘婷,赵永富. 2009

[5]灌浆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小麦蛋白组分及面团揉混特性的影响. 冯波,曹芳,李升东,刘爱峰,程敦公,张立顺. 2020

[6]高温胁迫对小麦蛋白质和淀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平平,何中虎,夏先春,王德森,张勇. 2005

[7]小麦不同绿色器官对灌浆中期高温胁迫的响应. 冯波,刘开昌,高春华,曹芳,王峥,李升东,张立顺. 2020

[8]小麦耐热性鉴定方法及热胁迫应答机理研究进展. 陈芳,郑炜君,李盼松,于太飞,刘生祥,陈明,李连城,徐兆师,马有志. 2013

[9]灌浆初期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冯波,李升东,李华伟,王宗帅,张宾,王法宏,孔令安. 2019

[10]小麦耐热性获得和耐热性表现关系的研究. 陈希勇,李亚军,高增玉,田胜民. 2003

[11]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灌浆的影响及叶面喷剂的缓解作用.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郭丽,李科江,马俊永. 2016

[12]施镁对花后高温胁迫下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张姗,邵宇航,石祖梁,田中伟,姜东,戴廷波. 2017

[13]灌浆期不同阶段高温胁迫对春小麦籽粒生长的影响. 宋维富,周超,杨雪峰,张延滨,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张延明,李集临. 2017

[14]施氮量对花后高温胁迫后小麦同化物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高春华,冯波,曹芳,李升东,王宗帅,张宾,王峥,孔令安,王法宏. 2020

[15]小麦耐热性研究进展. 王松峰,王永霞,郭瑞. 2024

[16]高温胁迫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品种(系)综合评价. 师毅君,王康君,郭明明,何宁秀,张广旭,谭一罗,李晓峰,何茂盛,樊继伟. 2024

[17]蛤土蟆抱对的生理机制及其利用. 王宝贵. 2003

[18]油菜高产栽培理论与构想. 李超,肖华贵,饶勇,杨斌,李加纳. 2007

[19]机插水稻缓苗期生长特点及生理机制研究. 唐国荣,江立庚,韦杰权,宋红,阮春芳. 2016

[20]旱塬地覆盖玉米高产生理机制初探. 王淑芬,张名昌,翁惠玉,刘守渠,贾炜珑,郭秀荣,高兰华,王宏兵.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