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病原线虫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翠

作者: 冯翠;衣政伟;谢吉先;钱巍;常蕾;李成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花生田;蛴螬;小卷蛾斯氏线虫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108-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生物防治与化学药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对比,明确小卷蛾斯氏线虫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和最佳剂量。在田间分别测定不同倍数的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简称EPN)、40%辛硫磷乳油和2亿个/g绿僵菌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并通过田间蛴螬不同虫龄存活数量、死虫数量及花生总果数、虫果数和洞果数对不同药剂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EPN不同用水量对蛴螬数量、花生虫果率和洞果率的影响均有一定差异,随着EPN用水量的增加蛴螬数量逐渐降低,EPN 12 000 L/hm2在施用后35 d,防虫效果最好,防虫效果为60.4%,蛴螬数量比辛硫磷、绿僵菌和空白对照处理分别少21.6%、24.5%、60.4%,且虫果率及洞果率最小。调查施药后15、35 d的虫龄情况发现,EPN用水量为1 500~9 000 L/hm2与辛硫磷处理时的蛴螬总虫数均呈降低趋势,EPN用水量为12 000 L/hm2时虽然虫数没有降低,但总虫数最少。说明EPN用水量为12 000 L/hm2时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较好,既环保又经济;EPN用水量为9 000 L/hm2时与绿僵菌防治效果相当。

分类号: S435.652

  • 相关文献

[1]新型低毒杀虫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初步研究. 李晓,宫清轩,鞠倩,姜晓静,赵志强,陈全森,曲明静. 2011

[2]小杆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初步研究. 刘奇志,李俊秀,徐秀娟,孙春梅,康宇静,周海鹰,胡敦孝,马骥,李尚霞. 2007

[3]氟虫腈·毒死蜱处理花生种子防控蛴螬效果评价. 王守国,曹雅忠,黄求应,尹姣,李克斌. 2014

[4]沈阳地区花生田苗期蛴螬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 钟涛,许国庆,徐蕾,赵彤华,王哲. 2016

[5]有效防治蛴螬的昆虫病原线虫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李而涛,李克斌,张帅,曹雅忠,陆俊姣,尹姣. 2020

[6]H.bacteriophora沧州品系对蛴螬的致病力比较. 李克斌,刘春琴,王庆雷,王玉卿,尹姣,曹雅忠. 2008

[7]昆虫病原线虫在蛴螬综合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李克斌,尹姣,曹雅忠. 2010

[8]蛴螬感染嗜菌异小杆线虫后酶活性和能源物质含量变化. 刘树森,席景会,田雷雷,刘春琴,尹姣,曹雅忠,李克斌. 2014

[9]嗜菌异小杆线虫侵染后暗黑鳃金龟和大黑鳃金龟幼虫脂肪体和中肠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孙昊雨,席景会,尹姣,张帅,曹雅忠,李克斌,肖春. 2015

[10]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双孢蘑菇眼蕈蚊. 杨怀文,师迎春,魏宝康,张金霞. 2010

[11]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地下害虫的应用及影响因子. 武海斌,刘海峰,宫庆涛,张坤鹏,孙瑞红. 2015

[12]黑曲霉拮抗菌Xenorhabdus bovienii 445筛选、鉴定及发酵优化. 高宇洁,詹发强,陈澄,包慧芳,杨蓉,王宁,侯新强,侯敏,史应武,龙宣杞. 2022

[13]枣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及生防技术研究. 李爱华,张勇,张辉,孙峰,张学萍,孙瑞红. 2012

[14]栽培食用菌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杨秀芬,张金霞. 2010

[15]新型生防因子——昆虫病原线虫的研究进展. 李其勇,符慧娟,向运佳,杨雯婷,刘奇志,张鸿. 2019

[16]红棕象甲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刘丽,万婕,阎伟,李朝绪,黄山春,覃伟权,张晶. 2014

[17]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研究进展. 尹姣,曹雅忠,张美翠,张帅,肖春,李克斌. 2014

[18]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玉米螟试验. 孙瑞红,李爱华. 2004

[19]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的利用研究. 杨怀文. 1996

[20]河北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陈书龙,李秀花,史均环.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