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燥度指数的辽西北土地风蚀荒漠化判别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济

作者: 张济;杨秀春;李亚云;李金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风蚀荒漠化;决策树;干燥度指数;辽西北

期刊名称: 地理研究

ISSN: 1000-0585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12 期

页码: 2239-22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剔除山地、丘陵、岗地、水域及建筑用地等类型,研究辽西北地区风蚀荒漠化问题,试图找到一条半湿润易旱的界线。研究以TM、MODIS影像为数据源,以多种植被指数为参考指标,运用决策树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分类,结果显示:非荒漠化、轻度、中度、重度与极重度风蚀荒漠化面积分别占辽西北总面积的44.38%、25.15%、18.97%、9.34%和2.16%。同时,采用经验式k=0.16∑≥10℃/r计算干燥度,对计算结果进行Kriging插值,对比1.1、1.15、1.2、1.25和1.3五条干燥度等值线,发现:(1)选择干燥度1.2线为分界线能满足半湿润易旱区荒漠化易发生程度判别的要求,该线的北部属半湿润易旱区;(2)1.2线作为南北两部分非荒漠化、重度极重度荒漠化和耕地的分界线,效果较其他四线显著;(3)实地调查工作表明1.2线可作为辽西北地区壤土与砂土的界线,具重要的实践意义。由此可见,基于荒漠化分级结果选择干燥度1.2线科学上较为合理,实践上有利用价值。

分类号: X171

  • 相关文献

[1]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以四川省红原县安曲示范区为例. 王敏,高新华,陈思宇,冯琦胜,梁天刚. 2015

[2]基于土地利用格局的农田环境质量监测取样方法. 周脚根,赵春江,黄文江,杨崇俊. 2008

[3]兴安盟岭南地区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尹春艳,赵举,戚迎龙,李彬,张宇,刘虎,刘晓宇. 2020

[4]基于特征优选随机森林算法的农耕区土地利用分类. 王李娟,孔钰如,杨小冬,徐艺,梁亮,王树果. 2020

[5]基于eCongnition软件的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乌云德吉,陈瑞卿,敦惠霞. 2020

[6]重度放牧对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高丽,侯向阳,王珍,韩文军,运向军. 2019

[7]GoogleEarth影像与同源QuickBird影像在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上的对比研究. 胡琼,张建,徐保东,李宗南. 2013

[8]河北省土壤温度与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 曹祥会,雷秋良,龙怀玉,张认连,孙福军. 2015

[9]杏新品种-国丰的选育. 孙猛. 2011

[10]辽西北地区苹果高接衰退病的调查与分析. 刘月英,万惠民,李凤莲. 2002

[11]促进辽西北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钟智利. 2019

[12]辽西北沙质荒漠化土地成因及治理对策. 王国晨,董新昊,赵小山,张英新,刘玉军. 2022

[13]辽西北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 张莉莉. 2021

[14]辽西北旱农区玉米播种部位经济增墒与浸种出苗效果研究. 张坤. 2014

[15]辽西北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成效与经验. 李凤鸣,贾天会,李纯乾,丛子健. 2018

[16]辽西北日光温室辣椒周年优质生产栽培技术. 孙亚男. 2018

[17]辽西北日光温室辣椒周年优质生产栽培技术. 孙亚男. 2018

[18]辽西北构建农光互补新型农牧业发展模式建议与前景. 王慧新,吴占鹏. 2021

[19]辽西北风沙土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董敬超. 2014

[20]辽西北风沙土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钾素固定特征. 曹怡立,张学利,安宇宁,孙继军,马庆,马庆辉,兰东,刘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