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复播食葵品种植株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必显

作者: 石必显;陶建飞;高燕;谢会红;阿卜力米提·艾尔肯;程平山;麦提图尔荪·萨迪克;沙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复播食葵;种植密度;形态特性;产量;差异性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195-2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新疆南部地区开展麦收后复播食用型向日葵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 3 个食葵品种(SH363、JK601 和 XF3939)为材料,分析 5 个种植密度对不同食葵品种植株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和密度均对产量、茎粗、花盘直径、单盘粒重和千粒重的影响显著;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 3.00 万株/hm2 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均达到最高;株高和籽仁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有所增高;粒宽、单盘粒重和千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低种植密度下(2.50 万株/hm~2)最大。综合来看,SH363 由于植株较高,后期容易出现倒伏,因此不宜在漫灌地块上复播种植;JK601 和 XF3939 均可作为南疆地区冬麦收获后复播的食葵品种,JK601 和 XF3939 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分别是 2.75 万~3.25 万株/hm~2和 3.00 万~3.25 万株/hm~2。

分类号: S565.5

  • 相关文献

[1]水分对小麦形态,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维,赵春江. 2000

[2]山西太谷地区10个平欧杂交榛子品种(系)的差异性研究. 王文平,王燕平,梁锁兴,杜海燕. 2018

[3]不同大豆品种产量与养分吸收差异性研究. 蒋龙刚,任燕利,史建硕,郭丽,王丽英,李若楠,王平. 2022

[4]肥料运筹比例对不同类型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黄胜东,李余生,杨娟. 2016

[5]花蠕形蚤若干生物生态学和形态特性研究. 王光雷,席耐,沙吾列·阿地力,司马义·尼亚孜,石保新,党新生. 2004

[6]肥料种类及水分用量对人工栽培蕨菜形态特性的影响. 陈傲雨,刘铮,刘晓婷,包岩,任英,韩喜国,王晓慧. 2018

[7]带有黄绿叶色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形态特征及开花习性. 刘国民,高必军,文绍山. 2009

[8]铝胁迫对大豆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鹏,YangY.S.,徐根娣,朱申龙. 2004

[9]外来种质导入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孙伯陶. 2000

[10]全蚀病菌一新变种. 盛秀兰,郑果. 1998

[11]小鳞拟松鲷生长、形态特征及核型分析. 宋红梅,屈政委,汪学杰,牟希东,刘超,刘奕,胡隐昌. 2021

[12]辽河流域栽培稻对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的抗性. 韩永强,侯茂林,廖晓兰. 2008

[13]花生种子老化与种子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于天一,左绍玲,于芬,冯昊,吴正锋,王才斌. 2017

[14]不同耐低温辣椒花芽分化及形态生理特性研究. 张彦君,邓昌蓉,李江,陈艳,侯智超,邵登魁. 2022

[15]温度和光照时间对3个秋眠型紫花苜蓿品种形态特征的影响. 陈玮玮,万里强,何峰,李向林,刘树军. 2010

[16]褐飞虱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观察. 陈法军,张珏锋,夏湛恩,吕仲贤,俞晓平. 2006

[17]一种油菜新害虫林芝喜马象(Leptomias sp.)的危害和形态特征. 侯树敏,旦巴,胡宝成,郝仲萍,宋伟,盛蕾. 2017

[18]三种稻飞虱成虫体内酵母类共生菌的形态差异. 陈法军,曾敏,张珏锋,陈列忠,吕仲贤,叶恭银,俞晓平. 2006

[19]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对青稞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玉林,徐齐君,原红军,曾兴权,尼玛扎西. 2018

[20]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分析. 康文启,欧阳由男,章善庆,董成琼,朱练峰,禹盛苗,许德海,金千瑜.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