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对不同配方缓释肥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健

作者: 肖健;梁阗;杨尚东;谭宏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缓释肥;内生细菌;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614-6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解析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对不同缓释肥的响应,旨在筛选科学的甘蔗专用缓释肥配方与用量,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缓释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常规施肥(CK)和不同配方缓释肥处理(A~F)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变化。与CK相比,添加长效剂(235 g/t)和增效剂(3 g/t和18 g/t)的缓释肥处理均显著提高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且除添加长效剂的缓释肥C处理(235g/t)之外,施用其他配方缓释肥未能提升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的丰富度;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细菌是CK处理甘蔗植株茎部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生孢噬纤维菌属(Sporocytophaga)和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是添加长效剂缓释肥A处理(125 g/t)甘蔗植株茎部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添加长效剂的缓释肥B处理(150 g/t)甘蔗植株茎部未发现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norank_f__SC-I-84、norank_f__Neisseriaceae、norank_f__JG30-KF-AS9和马赛菌属(Massilia)细菌是添加长效剂缓释肥C处理(235 g/t)甘蔗植株茎部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细菌是添加增效剂缓释肥D处理(3 g/t)甘蔗植株茎部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克劳斯氏菌属(Cloacibacterium)细菌是添加增效剂缓释肥E处理(8g/t)甘蔗植株茎部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unclassified_f__Burkholderiaceae、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异样根瘤菌属(Allorhizobium-NeorhizobiumPararhizobium-Rhizobium)、Corynebacterium_1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细菌是添加增效剂缓释肥F处理(18 g/t)甘蔗植株茎部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基因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施用不同配方缓释肥处理没有显著改变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的主体功能。与CK相比,施用添加长效剂(235g/t),以及增效剂(3g/t和18g/t)用量的缓释肥处理能显著提高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多样性,除添加长效剂的缓释肥C处理(235g/t)之外,施用其他配方缓释肥均未能显著提升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的丰富度;同时,除添加长效剂的缓释肥B处理(150g/t)外,其余缓释肥处理的甘蔗植株茎部均富集各自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虽然施用缓释肥未能显著改变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的主体功能,但大部分缓释肥处理(B~F)均有助于提升甘蔗植株的抗逆能力。其中,基于甘蔗植株茎部内生细菌群落组成与功能而言,添加了长效剂的缓释肥C处理(235 g/t)对甘蔗植株具有最佳的促生和抗逆效果。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与施肥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张翰林,白娜玲,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周胜,孙会峰,吕卫光. 2021

[2]新疆桃果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刘晓静,林杨,吕卓,石玲,李亚玲,李玲,何欢,朱璇,张志东. 2020

[3]6个不同品种荔枝果肉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史发超,蔡长河,严倩,姜永华,刘海伦,文英杰,欧良喜,陈洁珍. 2024

[4]抗病和感病香蕉品种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张艳,曾凤花,农倩,覃丽萍,窦同心,邱美莎,谢玲. 2023

[5]缓释肥对新植蔗生长效果的研究. 刘斌,余坤兴,江泽普,钟寰. 2013

[6]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邓军,刀静梅,樊仙,陈建国,李如丹,高欣欣,彭秋连,李复琴,沈石妍,张跃彬. 2017

[7]缓释肥和专用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泽普,邢颖,杨绍锷,陈桂芬,梁潘霞,蒙炎成. 2017

[8]新植蔗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的效果. 梁阗,杨尚东,何为中,谭宏伟. 2020

[9]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梁阗,杨尚东,谭宏伟,何为中,卢文,谢金兰,王南通. 2019

[10]1株根瘤菌在甘蔗体内的定殖及固氮效率分析. 林丽,谢金兰,莫璋红,李长宁,梁强,罗霆,李杨瑞. 2023

[11]甘蔗宿根矮化病感病与非感病植株养分含量、根系生长及内生细菌群落的差异. 杨尚东,任奎瑜,谭宏伟. 2020

[12]甘蔗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对甘蔗植株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肖健,陈思宇,孙妍,杨尚东,谭宏伟. 2021

[13]耐旱与旱情敏感甘蔗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比较. 陈思宇,孙妍,覃仁柳,杨尚东,谭宏伟. 2021

[14]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间作猫豆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毛莲英,李海碧,桂意云,张荣华,杨荣仲,周会,韦金菊,刘昔辉. 2021

[15]间作西瓜对甘蔗产量效益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态的影响. 肖健,韦星璇,杨尚东,卢文,谭宏伟. 2023

[16]甘蔗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季节性变化研究. 汪茜,冯重阳,张金莲,宋娟,袁照年,黄京华,陈廷速. 2018

[17]长期施氮对甘蔗根际土壤真菌和根系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肖健,杨尚东,梁阗,卢文,谭宏伟. 2024

[18]贵州春马铃薯生物效应及土壤肥力对不同类型缓释肥的响应. 张萌,马智黠,徐永康,张荣华,芶久兰,陈龙,周瑞荣,柳玲玲,何佳芳. 2017

[19]新型杨树缓释肥的缓释效果研究. 陈川,庄春,孙春梅,钟平,邵文奇,陈宗明,杨彩云. 2010

[20]不同肥料组合对马铃薯产量、生物性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赵欢,刘海,何佳芳,周瑞荣,肖厚军,孙锐锋,芶久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