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不同作物对主栽番茄植株根系内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覃欣仪

作者: 覃欣仪;何丽珍;肖可卓;庞师婵;宋静静;杨尚东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番茄;伴生;根系;内生微生物;连作障碍;环境胁迫

期刊名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3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为解决番茄连作障碍、构建番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栽培技术体系,设置番茄伴生生菜(A)、苋菜(B)、菜心(C)、葱(D)、薄荷(E)以及番茄单作(F)处理,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同样栽培管理,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不同作物伴生及番茄单作处理下根系内生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结果显示:伴生及单作番茄植株根系共有的排名前5的优势细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马赛菌属(Massilia);番茄伴生生菜(A)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新草小螺菌属(Noviherbaspirillum),番茄伴生苋菜(B)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番茄伴生葱(D)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爬管菌属(Herpetosiphon),番茄伴生薄荷(E)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番茄单作(F)特有的优势内生细菌属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栖大理石菌属(Marmoricola)和糖霉菌属(Glycomyces);伴生及单作处理番茄共有的优势真菌属为油壶菌属(Olpidium)、unclassified_o_Sordariales、unclassified_p_Ascomycota,番茄伴生生菜(A)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为Immersiella,番茄伴生苋菜(B)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念珠菌属(Candida)、unclassified_c_Agaricomycetes和Phialemonium,番茄伴生菜心(C)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Rhizophagus、Plectosphaer?ella、Geminibasidium,番茄伴生葱(D)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包括unclassified_p_Chytridiomycota、unclassified_f_Ceratobasidiaceae、Ceratorhiza、unclassified_o_Boletales、unclassified_p_Basidiomycota,番茄单作(F)特有的优势内生真菌属为赤霉属(Gibberella).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番茄伴生不同作物使主栽番茄根系优势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属组成发生了变化,伴生条件下主栽番茄根系均富集了特异的优势内生细菌和真菌门、属.伴生富集的特异优势内生细菌或真菌门、属组成具有提升主栽番茄植株抵御环境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潜力.

分类号: S641.2

  • 相关文献

[1]长期定点连作及单序轮作处理对旱地谷子的光合特性、根系构型和产量的影响. 卢成达,郭志利,李阳,孙迪,张丽娜,裴成成. 2019

[2]秸秆还田与高温闷棚对设施连作土壤微生境及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何志刚,娄春荣,董环,王秀娟,赵颖,韩瑛祚. 2018

[3]不同间作模式对温室连作番茄产量、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 张海春,张浩,胡晓辉. 2016

[4]防病促生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王占武,李晓芝,张翠绵,李洪涛. 2004

[5]土壤生态调控剂缓解酚酸类物质对番茄苗期生长抑制作用的效果. 翟彩霞,张彦才,王占武,李洪涛,李巧云. 2006

[6]木醋液的抑菌活性及其对连作番茄根际土壤微环境生态的影响. 肖健,谭俊杰,林泽毅,林强,杨尚东,谭宏伟. 2024

[7]低磷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姚华开,刘岳飞,杨尚东. 2016

[8]黄绿木霉T1010对日光温室番茄耐冷生理指标的影响. 陈为京,李润芳,杨焕明,陈建爱. 2010

[9]番茄SlIAMT1和SlIAMT2的表达及其对下胚轴和根生长的调控. 张静亚,雷蕾,尚庆茂,谢露露,董春娟. 2021

[10]滴灌施肥时水肥顺序对番茄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 栗岩峰,李久生,饶敏杰. 2006

[11]五种不同伴生栽培对黄瓜耕层土壤环境的影响. 张晓梅,程亮,韩勇,禹涛. 2020

[12]不同栽培方式对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品质的影响. 王东凯,杨威,刘博,潘凯,吴凤芝. 2012

[13]猪苓林下半人工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徐青松,王华,肖晋川,骈跃斌,刘红. 2017

[14]从拮抗枯萎病的香蕉植株中分离内生细菌的研究初报. 王宇光,孙建波,夏启玉,罗冠勇,卢雪华,张欣. 2010

[15]植物微生物组生态功能与群落构建过程研究进展. 曾青,熊超,尹梅,葛安辉,韩丽丽,张丽梅. 2023

[16]香荚兰内生微生物的分离. 陈雪华,吕岱竹. 2010

[17]水稻植株及其内生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异质性. 胡桂萍,刘波,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2011

[18]玉米秃顶成因的研究进展. 田恩阔,陈长艳,周凌,田飞,朱峰,王仙屏,邵明波. 2011

[19]菜豆胁迫抗性生理研究进展. 韩启厚,古瑜,韩玉敏,王玉清,于俊生,田花,果有旺,王家顺,李向华,刘贵锁. 2011

[20]环境胁迫对布顿大麦种子萌发及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余玲,王彦荣,孙建华.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