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不同配置方式群体光能分布规律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中立

作者: 薛中立;张西岭;杨汝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配置方式;群体结构;光能分布

期刊名称: 棉花学报

ISSN: 1002-7807

年卷期: 1993 年 01 期

页码: 65-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试验在黄淮地区棉麦两熟不同配置方式的棉田进行。测定表明,7月底封行期叶面积系数(F 或 LAI)为2.16~4.40,日光强和层次光强不同配置方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中低产与高产田的六二和三一式(常规密度)群体消光系数(K)值大且不稳定,宽行过宽群体光浪费严重;四二式和高密度的群体 K 值小且稳定,光能分布合理。研究指出,两熟配置宜适当缩短行距以增加群体密度。7月底封行期最适 F 为3.5~4.0,实现这一指标,育苗移栽宜选用四二式配置方式,标准带幅宽150cm;采用密植密管促早栽培,每公顷密度75000株较为合适。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果树类型及配置方式对南疆间作棉花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林涛,田立文,郭仁松,汤秋香,崔建平,徐海江. 2013

[2]果树类型及配置方式对南疆间作棉花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林涛,田立文,郭仁松,汤秋香,崔建平,徐海江. 2013

[3]玉米定向栽植模式下冠层结构及光能分布特征研究. 杨粉团,曹庆军,梁尧,姜晓莉,李刚,王立春. 2015

[4]基于缩节胺调控的免打顶棉花群体结构及产量分析. 石峰,李海江,孙孝贵,时晓娟,郝先哲,田雨,韩焕勇. 2021

[5]陆地棉种质资源群体结构与抗旱、耐盐性状的关联分析. 孙君灵,潘兆娥,何守朴,王立如,庞保印,杜雄明. 2013

[6]长江下游棉区抗虫杂交棉适宜密度研究. 刘瑞显,史伟,徐立华,杨长琴,郭文琦,张培通. 2010

[7]基于集中收获的新型棉花群体结构. 董合忠,张艳军,张冬梅,代建龙,张旺锋. 2018

[8]甜菜不同配置方式种植的试验效果. 张景楼,赵伟锋,张宇航,郑毅,宁彦东,王丽. 2008

[9]养殖池塘增氧机制与装备性能比较研究. 徐皓,田昌凤,刘兴国,顾海涛,谷坚,黄一心. 2017

[10]福州城市公园中绿篱植物的配置与应用. 潘铖烺,潘少霖. 2014

[11]适宜麦棉套作的小麦与棉花配置方式研究.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雷晓鹏,林永增,梁青龙,王国平. 2017

[12]超级稻Ⅱ优602植株对N素水平和配置方式的动态反应. 郑家国,池忠志,牟中林,李涛. 2011

[13]超级稻Ⅱ优602植株对N素水平和配置方式的动态反应(英文). 郑家国,池忠志,李旭毅,牟中林,李涛. 2012

[14]套作棉花共生期需水规律研究. 韩迎春,宋美珍,董合林,范正义,王国平. 2003

[15]双行种茎的平插配置方式对木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肖鑫辉,黄洁,许瑞丽,周建国,陈霆,林立铭. 2015

[16]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生育模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侯国佐,张瑞茂,赵继献,程尚明. 2000

[17]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18]设施蚕豆群体结构消长的影响因素. 夏礼如,尹淑瑜,卞晓春,吴春芳. 2013

[19]油研七号单产190kg/667m~2的群体结构及配套技术研究. 赵继献. 2000

[20]栽培因素对粳稻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 马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