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早优"模式棉花纤维品质优势探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贵会平

作者: 贵会平;王香茹;胡莉婷;张恒恒;庞念厂;董强;阮康;宋美珍;张西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宽早优植棉模式;棉花品种;纤维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棉花

ISSN: 1000-632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10 期

页码: 4-9

摘要: 2017―2019年在胡杨河试验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0团7连),以"宽早优"和"矮密早"2种种植模式为主区,以新陆早50、中棉所641、中棉所92、中棉所70 F2为裂区设置试验,研究这2种模式对不同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年份/品种与模式的互作效应对部分纤维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宽早优"模式的棉铃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及下部棉铃长度整齐度指数和上部棉铃断裂伸长率优于"矮密早"模式,但未达差异显著水平;不同品种棉纤维品质主要指标对2种模式的响应不同,中棉所641和中棉所70 F2"宽早优"模式的下部棉铃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优于"矮密早"模式,中棉所92在"宽早优"模式下的马克隆值、下部棉铃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优于"矮密早"模式,新陆早50在"宽早优"模式下马克隆值整体上优于"矮密早"模式,而2种种植模式对中部棉铃纤维断裂伸长率的影响在年份间表现不稳定.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宽早优"植棉模式下不同株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王洪彬,贺立强,张东风,宋美珍,王海娟,王志刚,刘海燕. 2023

[2]植保无人飞机对4种棉花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效果研究. 蒙艳华,蒙艳华,王美美,胡红岩,梁自静,兰玉彬. 2021

[3]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判棉花品种的物理性能. 陈国平. 1989

[4]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与分析. 陈国平. 1991

[5]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QS01的选育. 张胜昔,李国荣,孙国清,冯常辉,孟庆忠,孟艳艳,董建辉,张光梅. 2014

[6]安徽省“十一五”审定棉花品种综合评述. 徐继萍,吴德祥,彭家成,陈会中,马惠应. 2011

[7]关于棉花纤维物理性能测试几个问题的商榷. 韩苍法. 1983

[8]不同熟性棉花品种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差异. 张金龙,董合林,陈国栋,胡守林,王雪,万素梅. 2017

[9]“十一五”期间我国审定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分析. 杨伟华,许红霞,王延琴,周大云,匡猛,冯新爱. 2012

[10]品种和整枝方式对棉花产量及品质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国栋,张桂芝,王爱玉,赵红军,赵金辉,张晓洁,陈兰. 2020

[11]2019-2020年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简报. 韩晓军,李海燕,吴蔚,王子胜. 2021

[12]1998-2013年山西省审定棉花品种性状评价.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赵俊侠,石跃进,刘巷禄. 2015

[13]新疆"宽早优"植棉模式概述. 张西岭,张西岭,宋美珍,王香茹,庞念厂,张恒恒,贵会平,董强. 2021

[14]"宽早优"植棉四大优势和四大转变的概述. 贵会平,席育贤,张恒恒,庞念厂,李雪源,赵战胜,秦江鸿,王香茹,董强,宋美珍,张西岭. 2022

[15]辽宁省棉花品种现状、问题与对策. 崔再兴,高艳平,孙长君,胡玉枢,杨正书. 2005

[16]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17]中杂302棉花. 王德生. 2009

[18]荃银棉花新品种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示范情况. 许乃银,王林,张克龙,张从合,周桃华. 2014

[19]试用模糊概率对北疆历年种植的12个棉花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褚贵新,李予霞,孙杰,朱惠民,伍伟斌. 1999

[20]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冠层温度分布特点. 安杰,安杰,韩迎春,张正贵,冯璐,雷亚平,杨北方,王国平,李小飞,王占彪,邢芳芳,熊世武,辛明华,李亚兵.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