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主产省不同筋型冬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姬兴杰

作者: 姬兴杰;胡莉婷;胡学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品质;冬小麦;气象条件;小麦主产省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379-3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冬小麦品质形成的气候条件,本研究利用2006-2015年中国5个小麦主产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冬小麦的10个品质指标数据及其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资料,统计并分析了5个省内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资源特征、4种筋型(强筋、中强筋、中筋和弱筋)冬小麦的品质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筋型冬小麦同一品质指标的主导气候因子不同,同种筋型冬小麦的不同品质指标的主导气候因子也不同。整体上看,冬小麦品质形成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温热和水湿因素。强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32℃的高温日数和降水量影响,温热条件越好,强筋冬小麦品质越优;中强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降水日数和气温日较差影响,且两者的贡献均为负(延伸性除外);中筋冬小麦品质主要受抽穗至成熟期内最高温度和降水日数影响,最高温度越高,品质越差;对于弱筋冬小麦,抽穗至成熟期内日最高气温≥32℃的持续天数越多或空气湿度越大,其品质越差。

分类号: S512.11%S162.53

  • 相关文献

[1]宁夏小麦新品种特性及其与宁春4号的比较分析. 官景得,王小亮,李剑萍,李福生,陈东升,杜宏娟,吕巡均. 2009

[2]播前底墒对陇东旱塬冬小麦的效应研究. 高育锋. 2009

[3]有机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1,周琴,赵辉,范雪梅,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张爱君. 2004

[4]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张利,田笑明,曹连莆,穆培源,韩新年,邹波,桑伟. 2005

[5]灌水量和时期对宽幅精播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韩惠芳,赵丹丹,沈加印,郎坤,刘泉汝,李全起※. 2013

[6]用叶面标记态~(15)N研究冬小麦不同叶位氮素的运转. 王之杰,王纪华,赵春江,黄文江,马智红,赵明. 2004

[7]化学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旗叶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金凤,赵广才,张保军,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范仲卿. 2013

[8]2015—2016年度山西省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分析. 程天灵,温辉芹,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2018

[9]甘肃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周刚,张文涛,鲁清林,白玉龙,汪恒兴,张耀辉,张礼军. 2019

[10]不同用量化肥和猪粪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文彦,尹红娟,田昌玉,徐久凯,赵秉强,唐继伟. 2022

[11]有机耕作对冬小麦品质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田硕,胡栋,马佳,彭杰丽,王旭,魏晓艳,王占武. 2021

[12]测墒补灌对新麦26产量、品质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李晓航,蒋志凯. 2019

[13]长期定位施氮条件下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适宜施氮量的研究. 姚艳荣,金欣欣,李辉,张丽,李谦,申海平,贾秀领. 2020

[14]冬小麦中后期喷施植物“活力久久”对产量及品质调控. 杨峰,党建友,杨荣. 2013

[15]天津市冬小麦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时晓伟,梁丹,王建贺,王从磊,冯刚,刘丹,许庆芬. 2021

[16]新疆冬小麦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张新忠,黄天荣,芦静,吴新元,高永红. 2002

[17]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宁冬10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亢玲,袁汉民,陈东升,王晓亮,张维军,来长凯. 2009

[18]基因型和环境对新疆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李冬,张新忠,芦静,黄天荣,高永红,曹俊梅,周安定. 2009

[19]冬小麦品种航天诱变后代性状分析. 王美芳,杨会民,杨攀,何宁,吴政卿,李巍,徐福新,刘加平,雷振生. 2011

[20]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张维军,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亢玲,来长凯.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