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氏鳇血细胞的组成、发生及吞噬功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霞飞

作者: 刘霞飞;杨合霖;丰超杰;吕伟华;张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达氏鳇;血细胞;显微结构;吞噬;发生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28-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利用Wright’s染色技术,观察了平均体质量为(324.24±214.7)g的达氏鳇(Huso dauricus)外周血形态特征、血细胞发生;将调整浓度后的血液和酵母液加入灭菌后的离心管中充分混合30 s,30℃恒温水浴锅孵育40 min后涂片,干燥后用2.5%戊二醛固定6 min, Wright’s染色、封片,进行血细胞吞噬实验,分析其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达氏鳇外周血细胞由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等组成;单核细胞体积最大,平均大小(长径×短径)为(13.10±1.56)μm×(11.10±2.45)μm,小淋巴细胞体积最小,平均大小(长径×短径)为(7.31±1.21)μm×(6.07±1.35)μm。印片结果显示,头肾,体肾和脾脏为达氏鳇的主要造血器官。红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主要在头肾和体肾中发生;淋巴细胞主要在脾脏发生,肝脏中未发现原始血细胞。酵母菌的吞噬实验表明,达氏鳇血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红细胞的吞噬率为(22.84±3.21)%,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黏附能力,这与达氏鳇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关。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史氏鲟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英文). 刘红柏,华育平,曲秋芝,卢彤岩,孙大江. 2006

[2]中华鲟外周血细胞组成及形态观察. 张艳珍,王彦鹏,危起伟,杜浩,刘志刚,胡维勇,张晓雁. 2018

[3]驼背鲈血细胞的超微结构.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王永翠. 2011

[4]似刺鳊鮈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徐钢春,唐雪,顾若波,闻海波. 2008

[5]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外周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陈侠君,王炳谦,刘奕,范兆廷. 2010

[6]条石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胡玲玲,李加儿,区又君,蔡文超,艾丽. 2009

[7]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冷冻保存研究. 孟春花,曹少先,苏磊,贺强,王慧利,丰秀静,张庆晓,刘铁铮. 2012

[8]868发酵液提取物对甲鱼白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郑永标,江枝和,李三暑,雷锦桂,杨佩玉. 2001

[9]猪清道夫受体SRA/CD20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该受体介导的细菌吞噬功能分析. 黎倩倩,张彦兵,相笑,魏建超,齐鹏飞. 2015

[10]黄芪多糖对巨噬细胞天然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刘倩,郭志廷,张康,王学智,张景艳,李建喜. 2022

[11]大蓟水提物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活性研究. 马艳平,郝乐,冯国清,王刚,刘振兴. 2025

[12]五种鲟鱼线粒体控制区异质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王巍,朱华,胡红霞,田照辉,董颖. 2009

[13]史氏鲟和达氏鳇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牛翠娟,胡红霞,罗静,李陈. 2010

[14]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15]达氏鳇稚鱼感觉器官在摄食行为中的作用. 胡佳,李艳华,王成友,邹远超,危起伟. 2017

[16]施氏鲟、西伯利亚鲟、达氏鳇及其杂交种种质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孔杰,李世凯,王金乐,曾诗雨,刘霆. 2020

[17]中国达氏鳇野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户国,程磊,马波,孙大江,王斌,刘晓勇,柳淑芳,张颖. 2018

[18]应用微卫星标记鉴别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子代. 刘洋,鲁翠云,李超,程磊,吴文化,赵元凤,孙效文. 2015

[19]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杂交子代的分子鉴定. 胡佳,汪登强,危起伟,沈丽. 2010

[20]鲟源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及其生长特性. 曹海鹏,杨先乐,王玉洁,李圆圆.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