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一例苹果霉心病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滨

作者: 白滨;文朝慧;何苏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苹果;霉心病;Discostroma fuscellum;Seimatosporium lichenicola;Sporocadus lichenicola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12 年 39 卷 10 期

页码: 1457-14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对甘肃省天水市苹果霉心病病果中分离到的真菌进行病原鉴定。【方法】通过Koch’s法则证病,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甘肃省天水市苹果霉心病病果中分离得到一株淡灰褐色真菌,用该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苹果果实,可引起与自然发病相同的苹果霉心病症状。该菌的分生孢子具有不同的形态:产生于分生孢子盘上的分生孢子具3个隔膜,极少数4 5个隔膜,纺锤形或长椭圆形,淡褐色至褐色,基细胞色稍淡,附属丝缺,孢子大小为(12.95 20.42)μm×(4.98 7.97)μm[av.(16.75±1.89)μm×(6.47±0.86)μm];产生于丝状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堆上的分生孢子具2 9个隔膜,纺锤形、棒状或蠕虫状,初始色淡,渐呈褐色,(12.45 59.76)μm×(4.98 11.21)μm[av.(30.10±11.16)μm×(7.26±1.28)μm]。【结论】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GenBank登录号JF320818),将该病菌鉴定为Discostroma fuscellum(Berk.&Broome)Huhndorf。这是Discostroma fuscellum引起苹果霉心病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分类号: S436.611

  • 相关文献

[1]苹果霉心病无损检测研究进展. 张建超,张鹏,田世平,薛友林,李江阔. 2020

[2]套袋苹果的黑点病和霉心病防治. 李夏鸣,黄军保,李庆亮. 2013

[3]苹果霉心病发病规律及采后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赵迎丽,王亮,张晓宇,焦旋,陈会燕. 2019

[4]苹果潜隐病毒(Latent virus)研究Ⅱ.苹果品种和矮生砧木潜隐病毒鉴定. 刘福昌,王焕玉. 1989

[5]2012/2013年度智利鲜食苹果、葡萄及梨产销概况. 董朝菊. 2012

[6]苹果新梢不同节位叶面积大小与营养转换期的关系. 王承琴,董育才,陈铁虎. 2005

[7]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乔砧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李丙智,张满让,王春良,查养良,李新建. 2012

[8]"绿色果品"生产中病史综合治理的策略与对策. 窦连登. 1999

[9]天津地区苹果休闲观光园宜选品种及配置. 胡忠惠,张立强,张文庆,杨丽芳,贾爱军,高扬. 2014

[10]6个品种苹果果实贮藏前后品质分析. 和阳,杨巍,王柏松,吕春晶. 2014

[11]苹果抗寒性研究进展. 卜庆雁,周晏起,许英武,杨锋. 2005

[12]苹果品种抗寒测定方法的研究. 高爱农,赵锡温. 2000

[13]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选择方法. 郭志明,黄文倩,彭彦昆,王秀,汤修映. 2014

[14]苹果双变气调贮藏. 刘愚,吴有梅,华雪增,方建雄,祁寿椿,王春生,李志清. 1990

[15]渭北苹果园滴灌施氮肥对土壤氮迁移的影响. 李丙智,冯焕德,张黎,张永茂,张林森,韩明玉. 2013

[16]有机果品·苹果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 徐贵轩,宋哲,何明莉. 2008

[17]苹果采前落果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孟玉平,曹秋芬,樊新萍,程恩明,孙俊杰. 2005

[18]苹果中晚熟新品种-岳阳红. 王冬梅,刘志. 2013

[19]苹果中酶活性与贮藏效果相关性的研究. 林向东,张琪,马丽,丁焰,李冀新,罗小玲. 2000

[20]苹果砧木SH系茎尖快速繁育成功. 阎永康.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