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果实冷害发生机理及御冷措施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辉

作者: 何辉;乔勇进;柳洪入;刘晨霞;王春芳;钟耀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桃果;冷害;御冷机制;控制措施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4 期

页码: 496-5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桃果实因其呼吸跃变的特点,采后在室温下会出现呼吸高峰与乙烯释放高峰,极易腐烂,不耐贮藏.冷藏是延长桃果实贮藏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桃果实的冷敏性,长期的不适低温易使桃产生冷害,引起果肉革质化、组织絮败、褐变、固有风味损失等品质劣变问题,成为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述了目前桃果实采后冷害发生的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冷害对桃果实细胞膜、细胞壁代谢、抗氧化系统及精氨酸代谢的影响,并针对相关机制归纳了桃果实采后冷害控制技术,旨在为桃果实采后保鲜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

分类号: TS379.2

  • 相关文献

[1]果蔬产品的贮运冷害及控制. 吕铁信,王守经,孙宏春,张奇志,李海雷,王文亮. 2008

[2]鲜桃贮藏保鲜技术. 王淑贞. 1997

[3]桃树应用PBO2年丰产3年高产的技术总结. 汪景彦. 2014

[4]预冷与冷链运输和货架期间桃果热传导性能及品质差异. 周慧娟,叶正文,苏明申,杜纪红. 2013

[5]新西兰的猕猴桃育种. 姚家龙. 1989

[6]陕西省周至县油桃滞销的调查与思考. 崔国朝,王志强,牛良,鲁振华,曾文芳,潘磊. 2015

[7]大久保桃果的最佳贮藏模式. 及华. 2008

[8]桃果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刘晨霞,乔勇进,王晓,黄宇斐,甄凤元. 2018

[9]不同品种桃果冷链物流特性差异性研究. 周慧娟,叶正文,苏明申,张安宁,杜纪红,刘伟. 2016

[10]2014年湖北桃产销形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何华平,王富荣,段毅. 2014

[11]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控制措施. 林嵩. 2012

[12]浅谈HACCP在机制针形名茶中的应用. 邓敏,徐泽,张玲,胡翔. 2005

[13]出口速冻油炸葱HACCP的研究. 周玲,王永军,邱桂香. 2002

[14]茶叶氟含量现状及控氟措施研究进展. 钟兴刚,覃事永,罗意,谭正初. 2016

[15]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实施监理的必要性及控制措施. 甄东海,乔德华. 2014

[16]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徐飞,孙健,岳瑞雪,朱红. 2011

[17]控制措施对高产小麦群体质量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王宝忠,潘家荣,林治安,许建新,谢承陶. 2000

[18]震后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防与控制措施. 王跃华,姚秀荣,刘凤枝. 2008

[19]湖北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林匡飞,项雅玲,姜达炳,胡球兰,李志红,杜道灯,陶战. 2000

[20]农药残留对饲料的污染及控制措施. 乌仁图雅,崔志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