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20年极端气候变化对京津冀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兵

作者: 刘兵;杨洋;郝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极端气温;京津冀地区;玉米产量;相关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766-7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1980-2020年京津冀地区25个国家级气象台站气象数据与8个典型站点玉米单产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反距离权重插值、M-K检验、Pearson相关性等方法,分析了1980-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生长度日等变化对京津冀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长度日(GDD)、高温指数[极端最高气温(TXx)、高温日数(Htd)]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58.31℃·d·10a-1、0.39℃·10a-1、0.96d·10a-1;低温指数[极端最低气温(TNn)、低温日数(Ltd)]显著下降,下降速率分别为0.28℃·10a-1、2.8d·10a-1。突变分析结果显示,高温指数比低温指数突变更为剧烈,1980-2020年京津冀地区增温趋势明显。(2)极端气温指数存在空间差异性,高温指数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北京、天津),低温指数高值区集中在北部(张北)、西南部(邢台)等地。(3)玉米实际单产呈波动上升趋势,玉米气候产量波动变幅大(-1179~831kg·hm-2)。1990-2020年京津冀地区气候丰年有3个(2004年、2005年、2006年)、气候歉年有2个(1999年和2000年)。相关性分析表明GDD、TXx、Htd为京津冀地区玉米产量变化的主要响应指数;结合多项式拟合曲线可知,当TXx≥36℃、Htd≥4d时,玉米气候产量呈下降态势。

分类号: S513%S162.53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主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曹祥会,龙怀玉,张继宗,雷秋良,武淑霞,刘宏斌. 2015

[2]1960-2015年云南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特征研究. 徐用兵,雷秋良,周脚根,张亦涛,武淑霞,翟丽梅,王洪媛,李影,刘宏斌. 2020

[3]华南地区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变化及其因子分析. 戴声佩,李茂芬,罗红霞,李海亮,胡盈盈,郑倩. 2021

[4]极端气温变化对内蒙古地区榆树物候期的影响. 杨丽萍,冯旭宇,闫伟兄,郭晓丽,秦艳,贾成朕. 2017

[5]吉林省作物生长季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王秀芬,尤飞. 2016

[6]1961-2020年宁夏地区极端气候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洁,毕宇珠,雷秋良,徐用兵,罗加法,杜新忠,裴玮,武淑霞,刘宏斌. 2022

[7]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的时空分异及分区研究. 李艳梅,孙焱鑫,刘玉,廖上强. 2015

[8]京津冀地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作物结构分析. 刘玉,蒙达,周艳兵,高秉博. 2014

[9]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差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唐秀美,郜允兵,刘玉,孙超. 2017

[10]京津冀地区乡村功能分区及振兴途径. 张衍毓,唐林楠,刘玉. 2020

[11]京津冀地区市域及县域蔬菜生产特征分析. 张倩,胡雁翔,于峰,王明,李刚. 2021

[12]京津冀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 谢玲红,毛世平. 2018

[13]京津冀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刘玉,郑艳东,陈秧分. 2017

[14]京农科828京津冀夏播玉米区机收子粒质量研究. 吕天放,徐田军,赵久然,王荣焕,刘月娥,蔡万涛,张勇,刘秀芝,陈传永,王元东,刘春阁. 2020

[15]基于需求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 唐秀美,刘玉,任艳敏,周艳兵. 2021

[16]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耦合协同关系研究. 崔姹,王明利. 2023

[17]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问题及对策. 刘雯,史佳林. 2018

[18]京津冀地区水-能源利用效率与资源压力核算. 洪思扬,王红瑞,梁俊芬,方伟. 2021

[19]京津冀地区干旱事件时空聚集性特征分析. 洪思扬,程涛. 2022

[20]京津冀地区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赵姜,孟鹤,龚晶.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