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侯立江

作者: 侯立江;牛娜;马守才;王强;宋亚珍;张改生;王军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耐低磷基因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5 年 30 卷 02 期

页码: 35-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旨在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Ae Bi PAP1基因转入到小麦中,为获得耐低磷胁迫能力增强的小麦品种提供种质基因。以双角山羊草叶片为材料,根据小麦中的PAP1基因和二穗短柄草的PAP1基因设计兼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的c DNA序列,并将其命名为Ae Bi PAP1,该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长1.124 kb,共编码335个氨基酸,相应的氨基酸分子量为38.131 k Da,等电点为5.77。与小麦中的PAP1基因相比,双角山羊草PAP1的c DNA编码区发生碱基替代的地方共有35处,包含13处颠换与22处转换,有15处编码的氨基酸残基不同,其序列一致性达95.52%。对Ae Bi PAP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一个信号肽但却没有跨膜结构,对Ae Bi PAP1编码蛋白进行三级结构预测发现,该编码蛋白包含金属离子结合中心,预测它属于金属蛋白。因此,将其定位于质膜比分泌到胞外的概率要高,通过对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双角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与普通小麦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粳稻、短柄草、谷子亲缘关系较近,与大麦、乌拉尔图小麦、水稻以及节节麦等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远。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西尔斯山羊草紫色酸性磷酸酶PAP1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侯立江,牛娜,马守才,宋亚珍,王强,张改生,王军卫. 2014

[2]辣椒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特征. 程远,郭勤卫,郑佳秋,万红建. 2017

[3]橡胶树胶乳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李晓娟,魏芳,罗世巧,校现周,高宏华,杨文凤,仇键,吴明. 2021

[4]植物紫色酸性磷酸酶的研究进展. 刘攀道,黄睿,许文茸,罗佳佳,陈志坚,刘国道. 2019

[5]花生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杜普旋,刘浩,胡冬秀,陈小平,洪彦彬,李友国. 2022

[6]狼尾草属象草PpPAPs基因的克隆及响应低磷胁迫的表达模式分析. 黄睿,罗佳佳,吴远航,刘攀道,刘国道. 2021

[7]柑橘紫色酸性磷酸酶PAP基因的低磷胁迫表达特征. 吴娟娟,李先信,苑平,孔佑涵. 2020

[8]不同磷效率柱花草基因型对外源DNA活化利用能力的比较分析. 刘攀道,董荣书,丁西朋,唐军,郇恒福,白昌军,陈志坚,刘国道.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