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低温耐受机制与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丽丽

作者: 刘丽丽;朱华;闫艳春;王晓雯;张蓉;朱建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鱼类;低温胁迫;遗传进化;转录组学;低温耐受基因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50-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不同鱼类适应环境温度的能力不同,这是经过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是遗传信息特异性表达的具化表现,也是鱼类自身生理生化性能差异的反映。当前,对低温下鱼类的生理反应已经有深入研究,同时,对鱼类适应低温环境和耐受低温胁迫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兴未艾,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高通量测序技术成本的降低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应用,允许研究者利用组学方法研究低温胁迫下鱼类的代谢途径和分子信号通路,在生物整体水平上分析鱼类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挖掘低温耐受功能基因。研究发现,极地鱼类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基因组不断进化,通过功能基因的获得、缺失和大规模扩增,适应长期低温环境;在转录调控水平上,低温胁迫下鱼类转录表达谱既表现出多细胞动物的保守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抗冻(糖)蛋白、分子伴侣、代谢酶类和膜通道蛋白等都参与鱼类响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但是,不同种类蛋白质的编码基因结构与表达、功能与应用研究不尽相同。从进化、遗传表达和表观遗传学角度分别综述鱼类低温耐受的分子机制,总结鱼类低温耐受相关功能基因,预测鱼类低温耐受机制和应用研究热点,旨在为本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思路。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转录组学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江新凤,刘本英,李友勇,李洪波. 2018

[2]杨梅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 倪海枝,陈方永,王引,任正初. 2015

[3]转录组学在牧草上的应用进展. 王飞,刘林波,高天歌,高鲤,包爱科,王锁民. 2019

[4]多组学关联分析作物耐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李洁,姚晓华. 2019

[5]烟蚜茧蜂滞育关联基因的转录组学分析. 安涛,张洪志,韩艳华,陈红印,张礼生. 2017

[6]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7]鸭源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SPF鸡转录组学分析. 施少华,陈珍,程龙飞,傅光华,傅秋玲,刘荣昌,万春和,陈红梅,黄瑜. 2020

[8]二代测序技术在水稻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阳,薛大伟,钱前,高振宇. 2015

[9]粗糙脉胞菌降解水稻秸秆初期转录组分析. 游灵杰,李银水,龚阳敏,顾炽明,胡小加,李越,廖星,秦璐. 2023

[10]调控动物表型microRNA 在分子育种中新的重要标记. 王辰,赵为民,牟玉莲. 2013

[11]甜菜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耿贵,吕春华,於丽华,李任任,王宇光. 2019

[12]杂草抗药性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李健,李美,高兴祥,房锋,董连红. 2016

[13]韧皮部取食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严盈,彭露,郭建洋,万方浩. 2012

[14]反油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录组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邱斌,孙文佳,刘玮,徐同成,刘丽娜,宗爱珍,贾敏,杜方岭. 2018

[15]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陈柳宏,赵春雷,王希,李彦丽,丁广洲,陈丽. 2022

[16]茎尖离体培养小黄姜变异株品质特征及转录组学分析. 侯颖辉,王少铭,罗莉斯,李晋华,冷家归,汪志燚,李德文. 2023

[17]侧孢短芽孢杆菌S2-31拮抗下细辛叶枯病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刘亚苓,于营,鲁海坤,雷慧霞,隋昕,郭靖. 2021

[18]基于生物标志物监测动物生产中药物滥用的研究进展. 赵璐瑶,杨曙明,侯粲,程永友,游新勇,张严化. 2015

[19]组学技术在蔷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赵小慧,马策,韩丹丹,李振涛,李成俊. 2024

[20]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