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粳型超级稻群体构建及其超高产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书强

作者: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周通;薛菁芳;潘国君;王秋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寒地;粳型超级稻;群体构建;超高产特征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5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1399-14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超级粳稻品种龙粳21为材料,对超高产群体进行构建研究,并探讨高产群体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产量与株距和行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每穴苗数相关性不显著,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株距>行距>苗数。超级粳稻品种龙粳21最优群体插植规格是行距24 cm×株距12 cm,每穴5株基本苗,产量达到10 473.0 kg·hm-2,高产原因主要是群体颖花量增多(45 000×104个·hm-2以上)。超高产群体在生育前期群体茎蘖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6月25日)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7月6日),数量少(为预期穗数的1.2倍),抽穗期成穗率高(>85%)。超高产群体在拔节—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大,抽穗期叶面积指数高、群体质量优(高效叶面积率、总颖花量与颖花/叶(cm2)、单茎茎鞘重均高),在抽穗—成熟期光合能力强(叶面积衰减率小,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高)、干物质积累量高(占生物学总量的40.0%以上)、群体库容的总充实量大(充实度达97.5%,总充实量达10 500 kg·hm2以上)、茎鞘物质的输出与转运协调(实粒/叶、粒重/叶均高)。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寒地粳型超级稻群体构建及其超高产特征研究(英文). 陈书强,薛菁芳,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周通,王翠,张献国,单丽丽,李敏,潘国君. 2016

[2]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 吴桂成,张洪程,钱银飞,李德剑,周有炎,徐军,吴文革,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高辉,徐宗进,钱宗华,孙菊英,赵品恒. 2010

[3]施氮量对机插粳型超级稻主要米质性状及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 陈留根,张岳芳,王子臣,谢建康,叶卢亮. 2010

[4]洪涝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灾后田管与补改种技术. 吴文革,陈金华,许有尊,季雅岚,孔令娟,习敏,周永进,孔令聪. 2020

[5]密植型玉米种质群体的构建与应用. 张文忠,宋殿珍,常海霞,栗红生,刘景秀,杨国英. 2012

[6]大豆群体构建杂交技术的研究. 史宏,任小俊,马俊奎,王勇,赵晶芸,刘学义. 2008

[7]桃地方品种分子连锁图谱构建的探讨. 章秋平,王力荣,李疆,曹珂,陈昌文,朱更瑞,方伟超. 2009

[8]两个玉米群体的构建及其改良效果. 张述宽,杨耀迥,苏琪,刘亚利,滕辉升,侯青光,陈辉云,韦德斌. 2012

[9]寒地井水种稻叶龄模式灌溉技术. 付久才. 2009

[10]寒地水稻高产抗倒伏调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书强,赵海新,杨丽敏,杜晓东,薛菁芳,金光浩,周通,王翠,单莉莉,李敏,王秋玉. 2013

[11]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的形态学分析与细胞学检测. 陈平,何莉,尚晨,李佶恺,张海玲,李集临,张延明. 2017

[12]2007年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典型分析. 矫江,霍立君,姜孝义,那永光. 2008

[13]寒地稻区外引品种(系)稻瘟病抗性鉴定研究. 王桂玲,宋成艳,周雪松,刘乃生,陆文静,李科云. 2014

[14]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薛菁芳,周通,王翠,潘国君. 2012

[15]黑龙江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李禹尧,马冬君,王宁,闫文义,矫江. 2014

[16]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9的选育. 王桂玲,辛爱华,丛万彪,宋成艳,刘乃生,周雪松. 2010

[17]施氮量和比例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陈书强. 2019

[18]寒地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技术. 高雪冬. 2021

[19]寒地节水抗旱水稻新种质食味品质研究. 丁国华,来永才,孙世臣,刘凯,曹良子,周劲松,洛育,杨光,谢婷婷,夏天舒,孙兵,王彤彤,白良明,王雪扬,王荣升,陈磊,姜辉,刘媛媛,刘昊飞,殷大伟,湛立伟. 2021

[20]黑龙江寒地水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 王玉杰,孙中义,刘宝海,赵北平,张擘,郑福余,冷春旭,吴立成,张书利.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