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红茶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盼盼

作者: 刘盼盼;郑鹏程;龚自明;叶飞;冯琳;高士伟;王雪萍;王胜鹏;滕靖;郑琳;桂安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工夫红茶;品质成分;香气;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1 年 012 期

页码: 195-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中国工夫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特征,建立茶汤滋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对17个国内主产茶区工夫红茶的多酚类、氨基酸、茶色素类、香气组分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工夫红茶的品质成分组成与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是主要的品质成分,茶黄素和茶红素之和与茶褐素的比值为1.05~1.12,是其滋味鲜醇、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英红、海红、信阳红、宜红、越红、黔红和祁红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4%,是其茶汤甜醇滋味的重要物质基础;黄酮在大叶种红茶(滇红、英红和海红)中的质量分数较高且大于2.7%。醇类和醛类是主要的香气化合物,尤其是呈现甜香、花香的萜烯醇含量较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滋味品质评价模型,该预测模型对红茶滋味品质评价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较为相似,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735;茶黄素和茶多酚含量是进行工夫红茶品质分析的重要指标。系统聚类分析显示闽红自为一类,滇红、英红和海红等大叶种红茶聚为一类,其他中小叶种红茶聚为一类。PLS-DA可将2类不同品种工夫红茶明显区分,并获得8种差异性指标,尤其是芳樟醇、香叶醇和己醛等,可作为区分大叶种和中小叶种工夫红茶的指标物质。该研究丰富了工夫红茶风味品质的基础理论,同时为红茶品质的科学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湖南3种特色资源(品种)工夫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粟本文,钟兴刚,赵熙,银霞,黄浩. 2016

[2]基于动态聚类分析的工夫红茶发酵过程品质成分变化与发酵适度判别的研究. 桂安辉,朱宏凯,何华锋,董春旺,高明珠,叶阳. 2016

[3]江苏丘陵地区主栽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 马圣洲1,赵飞1,胡莹2,袁兴兴3,杨亦扬4. 2022

[4]基于茶树品种酶活性的鲜叶混合加工工夫红茶品质比较. 粟本文,钟兴刚,舒珲. 2017

[5]足火热传递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成分及色泽、滋味的影响. 王华杰,滑金杰,江用文,王近近,袁海波. 2020

[6]四川工夫红茶品质分析及风味轮的构建. 刘飞,王嘉,黄藩,叶先林,唐晓波,张厅,王小萍,李春华,李艳红,王云,李鑫. 2021

[7]变温发酵对保靖黄金茶1号夏季鲜叶制成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谢念祠,周浩,周品谦,彭云,田双红,王坤波,包小村. 2022

[8]工夫红茶品质化学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薛金金,尹鹏,张建勇,王伟伟,陈琳,苏威,郭桂义,江和源. 2020

[9]栗香型毛尖绿茶品质成分分析. 何郁菲,黄怀生,周琳,周凌云. 2018

[10]安溪铁观音加工过程中影响色、香、味的成分变化. 康育鑫,陈永快,肖两德,廖水兰,赵健. 2022

[11]长江中下游产区红茶品质分析. 龚自明,刘盼盼,郑鹏程,高士伟. 2018

[12]客家炒青绿茶品质成分及香气特征分析. 周巧仪,曾伟霞,张建中,曾金莲,张雪梅,曾立坤,凌彩金. 2023

[13]基于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上犹名优绿茶品质评价. 张贱根,刘均华,刘知远,李琛,曹挥华,王礼献,江和源,江新凤. 2023

[14]扁形绿茶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成分相关性分析. 桂安辉,叶飞,王胜鹏,高士伟,郑鹏程,刘盼盼,王雪萍,滕靖,郑琳,冯琳. 2022

[15]不同干燥温度对酸枣叶虫茶品质成分的影响. 袁冬寅,温立香,张芬,欧淑琼,陈家献,彭靖茹,赵媛,黄寿辉,檀业维. 2023

[16]不同品种百香果果汁营养与香气成分的比较. 潘葳,刘文静,韦航,罗钦,韦晓霞. 2019

[17]百香果果汁营养特性分析与评价. 邝瑞彬,孔凡利,杨护,杨敏,周陈平,魏岳荣. 2021

[18]湖北红茶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郑鹏程,刘盼盼,龚自明,王胜鹏,滕靖,王雪萍,叶飞. 2017

[19]模糊数学评价优化浓香花生油脂体的预处理参数及香气成分分析. 魏松丽,孙晓静,张丽霞,芦鑫,孟昭建,孙强,黄纪念,张曼玉. 2020

[20]不同培养基对平菇香气成分的影响. 张剑飞,袁娅,杨小兰,明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