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磷型稻田土壤施磷增产效应及土壤磷素肥力状况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坚

作者: 郑圣先;廖育林;鲁艳红;向艳文;聂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缺磷土壤;水稻产量;磷素吸收;磷肥;稻草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147-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不同缺磷土壤上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磷肥效应和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试验在红黄泥和河沙泥两种土壤上进行,包括不施肥(CK)、氮钾肥(NK)、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加稻草还田(NPK+R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磷土壤高于中度缺磷土壤、早稻高于晚稻、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高于单施磷肥处理;中度缺磷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能够显著的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早稻上效果更明显;中度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6.3%,晚稻平均增产6.1%;在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达到17.9%,晚稻平均增产达到10.5%;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的水稻产量提高幅度略高于施用磷肥处理;土壤连续施用磷肥和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中度缺磷土壤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50.4%,严重缺磷土壤连续两年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91.4%。在中度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或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和土壤的供磷能力。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有机肥磷替代化肥磷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磷素吸收的影响. 刘占军,谢佳贵,张宽,王秀芳,侯云鹏,尹彩侠,李书田. 2011

[2]双季稻产量和肥料效益对减量施肥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的响应. 周兴,鲁艳红,方宝华,刘洋,聂军. 2017

[3]减量施肥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对双季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廖育林,鲁艳红,王宇,聂军,曹卫东. 2017

[4]钾肥和稻草不同配比下水稻产量及钾素释放规律研究. 刘淑军,黄晶,李冬初,张会民,秦道珠. 2016

[5]施磷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氮磷吸收利用及氮素残留的影响. 郭鑫年,孙娇,梁锦秀,周涛,李永祥,薛彩霞,田旭东. 2019

[6]选用解磷菌剂改善缺磷土壤磷素的有效性. 郜春花,张强,卢朝东,董云中,王岗,张乃明. 2005

[7]磷素营养对大豆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吴冬婷,张晓雪,龚振平,马春梅,张磊. 2012

[8]质子泵在不同氮素形态调控茶树磷素吸收的功能研究. 陈林木,陈景光,王宁宁,张显晨. 2019

[9]氮高效吸收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陈琛,唐东南,舒小伟,徐杰皎,高英博,黄建晔,王余龙,董桂春. 2019

[10]生物炭对潮土磷有效性、小麦产量及吸磷量的影响. 郑琴,王秀斌,宋大利,卢越,杨兰芳. 2019

[11]氮磷供给比例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磷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魏红旭,徐程扬,马履一,段劼,江俐妮,朱开元,周江华. 2013

[12]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 吕真真,刘秀梅,侯红乾,冀建华,蓝贤瑾,冯兆滨,刘益仁. 2019

[13]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以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史建硕,张彦才,王丽英,李若楠,任燕利,翟凤芝,孙璇. 2016

[14]周年磷肥旱季集中底施对玉-稻轮作磷肥效应的影响. 袁国印,韩玉玲,陈文,方雪东,王丹,李萍,展茗,赵明. 2017

[15]我国主要麦区小麦产量形成对磷素的需求. 车升国,袁亮,李燕婷,林治安,李燕青,赵秉强,沈兵. 2016

[16]施磷对棉花磷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胡国智,张炎,胡伟,李青军,汤明尧,齐桂红. 2010

[17]局部供磷条件下苹果幼苗根系形态的适应性变化及其对磷素的吸收. 车美美,袁依馨,赵一童,贾志航,李慧峰,葛顺峰. 2019

[18]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盛婧,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张岳芳,郑建初. 2011

[19]不同肥力水平下‘郑麦7698’对磷素的吸收、分配与运移. 张水清,黄绍敏,郭斗斗,胡琳,王更新. 2017

[20]滴施不同水溶性磷肥对石灰性土壤磷分布及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刘道,刘梦洁,梁飞,李全胜,田宇欣,贾宏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