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黄油桃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设备研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文杰

作者: 朱文杰;黄文倩;祝清震;樊书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无损检测;模型;可见近红外光谱;可溶性固形物;黄油桃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286-29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桃在鲜果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是衡量桃品质的重要参数,是挑选优质桃以及预测最佳采摘时期的重要决策依据。该研究开发了一款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手持式黄油桃SSC无损检测设备。该设备的硬件系统主要由微型光谱仪、卤素灯、OLED显示屏、微控制器以及自主设计的驱动电路组成。为了评估所开发设备的检测性能,采用北京平谷区种植的黄油桃作为样品进行验证。首先,获取校正集样品在680~940 nm范围内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经5点平均平滑和最大值归一化对光谱预处理建立黄油桃SSC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用于预测集样本的SSC分析,预测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47和0.728%,单果检测时间不超过2 s。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和稳定性,将校正集和预测集合并后作为新的校正集进行建模,并将重新构建的模型对独立验证集进行预测,SSC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06,均方根误差为0.732%。采用分段直接校正算法将主机模型传递到从机。经过模型传递后,从机对独立验证集SSC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65和0.919%。该手持式SSC检测设备可将SSC预测数据以蓝牙方式传输到手机客户端,借助手机定位功能,在地图上实现黄油桃SSC空间可视化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手持式SSC无损检测设备可以实现黄油桃SSC的准确测量,借助模型传递算法实现了模型在不同设备间的有效传递,避免了重复建模,可为该设备批量生产节约大量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TH744.123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性渐变分光近红外光谱仪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损检测研究. 张鹤冬,王冬,韩平,吴静珠,余乐. 2018

[2]蓝莓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近红外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 刘小路,薛璐,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6

[3]基于自制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的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无损检测及年度重复验证. 魏雨晴,王毓宁,李绍佳,孙崇德,吴迪. 2020

[4]样品尺寸、温度和贮藏期对寒富苹果近红外模型的影响. 匡立学,聂继云,闫震,程杨,沈友明. 2019

[5]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菠萝水心病无损检测. 徐赛,陆华忠,王旭,丘广俊,王陈,梁鑫. 2021

[6]苹果腐心病的透射光谱在线检测系统设计及试验. 郭志明,黄文倩,陈全胜,王庆艳,张驰,赵杰文. 2016

[7]面向从江香猪选育的肌内脂肪活体超声无损测定. 张雄,张勇,尚以顺,史开志,张永军,王婧,陈怡. 2018

[8]不同预处理方法对PLS模型检测哈密瓜糖度的影响. 毕智健,张若宇,金作徽,吴业北,马艳. 2017

[9]奥林达夏橙叶片锌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郑永强,王亮,赵旭阳. 2010

[10]锦橙叶片钾含量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郑永强,毛莎莎. 2010

[11]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递归变量选择算法对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测定研究. 贾生尧,唐旭,杨祥龙,李光,张建明. 2014

[12]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面粉吸水率检测模型构建. 吴永清,唐娜,黄璐瑶,崔雨同,张波,郭波莉,张影全. 2023

[13]锦橙叶片氮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模型研究. 易时来,邓烈,何绍兰,郑永强,张璇. 2010

[14]蓬莱镇组紫色土光谱特征及其碱解氮预测方法研究. 汪志涛,易时来,吕强,何绍兰,谢让金,郑永强,王克健,邓烈. 2016

[15]神经网络集成在蚕茧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杨光友,江金鱼,周国柱,胡兴明,叶楚华,吴辉. 2008

[16]基于乙醇含量的杨梅果实腐烂指数预测模型研究. 狄华涛,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琴燕. 2012

[17]生鲜肉质量与安全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郭志明,黄文倩,陈立平,张驰,李江波. 2012

[18]低场核磁共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快速检测掺假牛乳. 姜潮,韩剑众,范佳利,田师一. 2010

[19]哈密瓜坚实度的高光谱无损检测技术. 李锋霞,马本学,何青海,吕琛,王宝,田昊. 2013

[20]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甜柿果实硬度. 王丹,鲁晓翔,张鹏,李江阔.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