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株型与高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振英

作者: 彭振英;单雷;张智猛;李新国;万书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株型;直立型;半蔓生型;蔓生型;高产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19 年 002 期

页码: 69-72

摘要: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食用油供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花生产量对于推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推品种以直立型为主,该株型结果集中,可以密植,能够满足当时小农经济手工劳作的需求.但是相比于蔓生型和半蔓生型花生来说,直立型花生用种量大、投入高、产量偏低,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要求.美国花生品种以蔓生型为主,花生单产高于我国,但是在我国发展蔓生型花生不切合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情况,因此培育半蔓生型高产花生新品种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直立型花生对产量的限制性,论证了半蔓生型高产花生的优势,以期为我国花生高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大垄双行种植密度对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陈小姝,孙日丹,李美君,赵跃,吕永超,高华援,张志民,杨翔宇,李春雨,王丽. 2023

[2]花生株型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李国卫,秦圣豪,刘译阳,张佳蕾,韩燕,万书波. 2020

[3]利用远缘杂交培育半匍匐密枝型高产花生新品系. 彭振英,单雷,田海莹,孟静静,郭峰,王兴军,张智猛,丁红,万书波,李新国. 2019

[4]垄上交错种植密度对花生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日丹,赫思聪,李美君,赵跃,吕永超,张志民,陈小姝,高华援,李春雨,夏雨宏,杨丹. 2024

[5]长江流域大麦后直播棉集中成铃与高产协同表达群体株型特征. 张祥,张祥,胡大鹏,李亚兵,田巧凤,王国平,卢俊,花明明,陈源,陈德华. 2017

[6]杂交早稻高产株型、生理特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许德海,禹盛苗,宋祥甫. 1992

[7]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 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张义凯. 2015

[8]大豆新品种“吉农36号”选育报告. 陈喜凤,赵宽,孙宁,赵福林,谷岩. 2014

[9]M型杂交大豆新组合HS9816高产原因及栽培技术研究. 戴瓯和,张磊,黄志平,张丽亚,胡晨. 2003

[10]产量和株型性状良好的抗晚斑病花生新种质创制. 郭朋霞,游宇,喻伯伦,郭建斌,罗怀勇,黄莉,刘念,陈伟刚,雷永,廖伯寿,晏立英,姜慧芳,周小静. 2023

[11]不同光源条件下与花生株高变化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杨永庆,马晓蕾,李玉荣,王瑾. 2024

[12]密度对不同株型花生单粒精播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刘俊华,吴正锋,党彦学,于天一,郑永美,万书波,王才斌,李林. 2023

[13]花生不同株型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鲁清,刘浩,李海芬,陈小平,洪彦彬,刘海燕,李少雄,周桂元,梁炫强. 2019

[14]一个花生EMS突变体的鉴定及其生长习性的遗传分析. 任艳,石延茂,杜龙,李双铃,吴丽军,尹亮,迟晓元,曲明静,罗怀勇,姜慧芳,袁美. 2019

[15]蔓生型菜豆品种比较试验. 兰梅,张丽琴,钟利. 2014

[16]树莓的栽培技术. 谢晓村. 2000

[17]直立型绿豆种质资源搜集、评价与种质创新. 徐宁,王明海,包淑英,陈冰嬬,王桂芳. 2016

[18]苜蓿的遗传转化:品质和产量的改进. 吕德扬,田霞,赵桂兰,刘艳芝,李望丰,庄炳昌,范云六. 2001

[19]吉林省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窦忠玉,梁军,徐晨,侯玉波,李玉发. 2012

[20]花生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郑亚萍,孔显民,成波,王华松,刘歧茂,张伟,姜振祥.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