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司升云

作者: 周利琳;王少丽;江幸福;许再福;慕卫;王冬生;王小平;陈浩涛;杨亦桦;吉训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菜夜蛾;发生;越冬;迁飞;抗药性;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示范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2 年 49 卷 6 期

页码: 1432-14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当前我国蔬菜生产中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高抗药性、猖獗为害、防控困难的现状,项目组对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越冬与迁飞、抗药性、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在我国各地的发生规律及发生动态,从南到北发生时间呈楔形,而发生量总体东高西低,从南到北呈中部高南北低的马鞍形。阐述了甜菜夜蛾“无卵子发生-飞行拮抗”的迁飞特性,提出了接力棒式季节性南北往返迁飞模式,初步阐明了甜菜夜蛾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迁飞路线与迁飞时间。提出并认证了甜菜夜蛾在我国的越冬区域。明确了全国各主要发生区甜菜夜蛾对10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探明了甜菜夜蛾对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风险、交互抗性、种群适合度、抗性遗传规律和抗性机理,提出了抗药性治理措施。分别在海南、湖南、湖北、上海、天津等地进行了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环境友好型高效杀虫剂7种。掌握了马尼拉陡胸茧蜂、夜蛾黑卵蜂和淡足侧沟茧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改进了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生产工艺,解决了寄生蜂和病毒规模化生产及田间释放关键技术,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改进优化了甜菜夜蛾性引诱剂配方、研发出新型诱捕装置,并投入生产应用。集成出4套农业生产轻简化实用技术,华南、华中、华北、华东地区根据当地发生特点制定了4套防控方案。在全国甜菜夜蛾主要发生区建立试验基地16个,核心示范基地29个,年示范面积总计约3 800 hm~2,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进展. 周利琳,王少丽,江幸福,许再福,慕卫,王冬生,王小平,陈浩涛,杨亦桦,吉训聪. 2012

[2]我国甜菜夜蛾迁飞与越冬规律研究进展与趋势. 罗礼智. 2010

[3]武汉地区粘虫的种群动态及越冬规律. 丛胜波,万鹏,黄民松,武怀恒,许冬,王金涛. 2015

[4]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辽宁地区甜菜夜蛾遗传变异与种群遗传结构. 王明明,王思琦,孟威,姜策,江幸福,付晓伟,王小奇,王兴亚. 2021

[5]不同地区甜菜夜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青文,叶志华,罗礼智. 2006

[6]辽宁省甜菜夜蛾田间种群虫源性质分析. 罗礼智,许国庆. 2010

[7]甜菜夜蛾抗寒与越冬能力研究. 罗礼智,李克斌,赵廷昌,胡毅. 2001

[8]甜菜夜蛾在北京温室内可以越冬. 王少丽,尹宏峰,朱国仁. 2014

[9]1992年棉铃虫暴发危害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郭予元. 1993

[10]我国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郭予元. 1996

[11]环渤海湾地区棉铃虫的抗药性水平及成因分析. 郭予元. 2000

[12]甜菜夜蛾在江苏沿海农区的发生与防治. 董炳章,徐文华,王瑞明. 2007

[13]华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吉训聪,谢圣华,林珠凤,梁延坡. 2010

[14]甜菜夜蛾在葱田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董伟. 2009

[15]上海市甜菜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袁永达,吴世昌,王冬生,徐爱民. 2001

[16]杀虫剂使用失当是甜菜夜蛾大发生的重要原因. 罗礼智,潘贤丽. 2007

[17]甜菜夜蛾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王光锋,张友军,柏连阳,吴青君. 2003

[18]甜菜夜蛾对甲氧虫酰肼抗药性选育及其抗性生化机理初探. 赵琪,闫乾,郑宇,王少丽,张友军,邱立红. 2012

[19]上海地区甜菜夜蛾的抗药性及防治. 袁永达,王冬生,於文俊. 2006

[20]不同抗药性品系甜菜夜蛾呼吸速率的比较. 吴孔明,郭予元,张文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