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西普通野生稻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Rf3和Rf4复等位基因的恢复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飞怡
作者: 桑洪玉;韩法营;李容柏;刘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野败型;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聚合系;恢复基因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5 年 13 卷 08 期
页码: 1695-17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5份广西普通野生稻材料DP15、DP29、DP30、DP50和DP63为供体亲本,以栽培稻品种9311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及多代回交获得携带Rf3或Rf4基因座位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8个。进一步将分别携带Rf3和Rf4基因座位的单片段代换系两两杂交、自交,筛选出同时具有这2个基因座位的双片段聚合系2个。通过野败型细胞质不育系(WA-CMS)盟抗A对单片段代换系和双片段聚合系进行恢复力测定。研究结果显示:(1)8个单片段代换系对盟抗A的恢复能力有显著不同:来自DP15的Rf3基因与来自DP15、DP30、DP50和DP63的Rf4基因具有强恢复力,它们的F1植株花粉育性达到86.18%~91.13%;来自DP29的Rf4基因具有较强的恢复力,其F1植株花粉育性为81.21%;来自DP29的Rf3基因具有弱恢复力,其F1植株花粉育性为7.00%;而来自DP30的Rf3基因没有恢复能力,其F1植株花粉育性仅为0.33%。(2)Rf3或Rf4基因的聚合效应在不同供体间表现不同:来自DP29的较强恢复基因(Rf429)与弱恢复基因(Rf329)间聚合呈现显著的累加效应;而来自DP15的2个强恢复基因(Rf315和Rf415)聚合后没有进一步提高恢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广西普通野生稻挖掘育性恢复基因是有效的,获得了多个对野败型细胞质不育系(CMS-WA)盟抗A具有强恢复力的Rf3或Rf4位点复等位基因,可供育种研究利用。
分类号: S511.9
- 相关文献
[1]野败型杂交水稻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研究. 裴炎,杨光伟,唐梅,谢戎,侯磊,杨正林,李永洪. 2000
[2]广西普通野生稻Rf3和Rf4恢复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马增凤,黄大辉,刘弛,李容柏. 2010
[3]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抽穗期QTL的定位与分析.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梁国华. 2016
[4]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糙米率QTL的定位. 周勇,高云,朱松松,朱金燕,王军,裔传灯,仲维功,梁国华. 2013
[5]水稻东野型不育系异交不亲和性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熊涛,聂元元,毛方明,雷建国,毛凌华,朱珊,黄仁良,沈显华,严松. 2020
[6]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缪军,陶亚军,朱金燕,王军,王中德,梁国华. 2013
[7]基于Meta分析构建抗玉米粗缩病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 宝华宾,梁帅强,林峰. 2016
[8]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构建及应用于QTL精细定位. 张丽霞,刘丕庆,刘学义. 2004
[9]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低温发芽率QTL. 朱金燕,刘楠,王军,周勇,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许扬,仲维功,梁国华,杨杰. 2017
[10]野败型不育系H22A的制种特性. 黄培英,王际凤,张大双,王成招,吕军鹏,朱速松. 2012
[11]水稻CMS-WA育性对播栽温度敏感性分析. 林强,郑燕梅,谢鸿光,蔡秋华,王颖姮,张建福. 2020
[12]野败粳型雄性不育系4788A选育. 陈大洲,肖叶青,邬文昌,胡兰香,李宁,周慧芬. 2007
[13]野败型籼稻不育系中新A的选育. 陈深广,程式华,曹立勇,占小登,吴伟明,汪银泉,沈希宏. 2012
[14]水稻抗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4、Xa7)DNA标记及其携带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和恢复基因研究(英文). 李杨瑞,PHAN Huu Ton,TONG Van Hai. 2009
[15]广东普通野生稻雄性不育性的利用研究. 刘雪贞,潘大建,吴惟瑞,黄巧云,范芝兰. 2001
[16]水稻CMS-WA微效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郑燕梅,张建福,谢华安. 2013
[17]小伞山羊草(Aegilops umbellata)恢复基因向小麦的转移. 赵寅槐,马正强,刘大钧. 1991
[18]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郭艳萍,张改生,程海刚,朱展望,张龙雨,牛娜,马守才,李红霞. 2009
[19]培迪广亲和基因重组效应的研究. 罗孝和,邱趾忠. 1990
[20]4个籼粳杂种的亲和性分析. 王建军,石守鋆,申宗坦.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产支链蒽醌发酵培养基
作者:刘芳;权婷婷;张菲;石丽桥;刘曼莉;吴兆圆
关键词:链霉菌;发酵培养基;优化;响应面法;支链蒽醌
-
磺胺甲噁唑对绿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毒理学机制
作者:熊倩;田斐;刘芳;张林宝;张喆;陈海刚
关键词:磺胺甲噁唑;微藻;毒理学机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生物大分子变化
-
青贮添加剂对天然牧草青贮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屈璐璐;刘芳;王超;李国才;薛艳林;孙林;贾海凤;赵和平
关键词:天然牧草;青贮添加剂;青贮品质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黄羽肉鸡屠宰过程中菌群多样性分析
作者:肖亚培;王在天;孙芝兰;刘芳;王道营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黄羽肉鸡屠宰;菌落总数;菌群多样性;优势菌属
-
响应面法优化梨黑斑病生防链霉菌SZF-179发酵培养基
作者:刘芳;权婷婷;王开梅;石丽桥;温少华;张菲;杨晓平
关键词:链霉菌;梨黑斑病;发酵培养基;优化;响应面法;抑菌活性
-
油料作物种子中神经酸含量提升研究进展
作者:刘晓悦;王盼娣;熊小娟;吴刚;刘芳
关键词:神经酸;基因工程;底盘;转基因;分子育种;十字花科油料作物;种子油
-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烤烟萜类致香化合物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宋笑龙;刘芳;宗胜杰;马浩波;孟智勇;张国平;王宏
关键词:烤烟;采收成熟度;西柏烷二萜;类胡萝卜素;香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