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AML基因进行牛性别鉴定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晓军
作者: 陈晓军;罗淑萍;吴阳升;徐雪萍;王新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AML;牛;性别鉴定
期刊名称: 中国奶牛
ISSN: 1004-4264
年卷期: 2005 年 03 期
页码: 7-10
摘要: 本文以染色体牙釉蛋白基因(AML)对牛肌肉基因组进行性别鉴定,为应用此基因进行胚胎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应用奶牛染色体牙釉蛋白基因的DNA序列,设计了牛染色体特异性引物P1和P2,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牛肌肉组织中的X和Y染色体上的牙釉蛋白基因内第五内含子。最后依据其分子量的差异对电泳后的性染色体所呈现的不同区带进行区分,从而达到性别鉴定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应用牙釉蛋白(AML)基因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 幸宇云,陈从英,黄路生,任军,陈静波. 2005
[2]应用PCR法和LAMP法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研究. 肖海霞,陈静波,海丽且木,祁志平. 2006
[3]LAMP法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淮亚红,辛晓玲,昝林森,施巧婷,茹彩霞,徐照学. 2005
[4]利用TSPY基因鉴定奶牛早期胚胎性别的研究. 黄金明,张俊功,游伟,朱荣生,崔绪奎. 2006
[5]连续多重PCR牛胚胎性别鉴定. 吴阳升,刘明军,郭志勤. 2004
[6]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陈从英,黄路生,陈静波,丁能水,周利华,肖海霞. 2003
[7]牛PCR性别鉴定研究进展. 裴杰,阎萍,程胜利,梁春年,郭宪,包鹏甲,褚敏. 2011
[8]家畜性别控制研究进展. 范彩云,李玉荣,赖双英,梁涛. 2004
[9]性别控制与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温利华,王凤武. 2000
[10]辽宁绒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曾晓晨,于永生,曹阳,金海国. 2017
[11]PCR技术在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袁野,丁镌,刘娣. 2005
[12]基于性染色体CHD基因序列差异鉴定鸡的性别. 刘宏祥,姬改革,胡艳,束婧婷,宋迟,宋卫涛. 2013
[13]快速鉴定主要禽类性别的一对新的通用引物. 刘宏祥,胡艳,姬改革,李慧芳. 2014
[14]我国奶牛繁殖研究工作现状. 郭志勤. 2002
[15]鸽性染色体CHD1基因序列差异的检测新方法. 许明,胡艳,窦新红,童海兵,刘宏祥,赵宝华,卜柱,付胜勇,陈卫彬. 2014
[16]利用超声波技术鉴定幼龄鲟鱼的性别. 王斌,于冬梅,师伟,夏永涛,张大海,辛成明,孟祥龙,陈金平. 2009
[17]应用母体外周血中游离DNA鉴定细毛羊胎儿性别研究. 赵冰茹,黄锡霞,田可川,石秋香,田月珍,石晓雷. 2016
[18]草地螟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及雌雄鉴别方法. 胡敏,程云霞,张蕾,罗礼智,季荣,江幸福. 2020
[19]番木瓜性别鉴定及调控研究进展. 周兆禧,杜中军,陈业渊,赵家桔. 2008
[20]雌雄栝楼的差异及其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 束红梅,何晓兰,崔晓霞,倪万潮,郭书巧.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赵晓宇;王雪娇;苏二虎;刘坤雨;高圆丽;王妍蓉;王新华;吴娟;董宇恒;李强
关键词:大豆;蒙科豆6号;选育;栽培技术
-
发酵豆粕与复方中药对平原环境下雪域白鸡育雏期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吴媛媛;王治家;李禹涛;肖发沂;范晶晶;顾甜甜;金雨锡;杨晨;冯静;王燕;王新华
关键词:雪域白鸡;发酵豆粕;复方中药;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
-
阿勒泰羊胚胎PDGFD基因编辑研究
作者:马秀玲;张欣如;陈莹;梁红艳;古丽米热·阿布都热依木;汪立芹;林嘉鹏;李伟健;王旭光;吴阳升
关键词:电转;CRISPR/Cas9;PDGFD;胚胎发育
-
温度和光周期对红颈常室茧蜂滞育诱导的影响
作者:周怡克;罗淑萍;褚栋;陆宴辉
关键词:红颈常室茧蜂;发育历期;温度;光周期;滞育
-
春小麦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与产量、生理性状相关性分析
作者:马斯霜;王敬东;白海波;惠建;陈晓军;石磊;张尚沛;李树华
关键词:春小麦;重组自交系;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生理性状
-
影响绵羊卵母细胞回收效率因素的研究
作者:梁红艳;陈莹;张欣如;马秀玲;胡凯;刘宽宽;白新宇;林嘉鹏;吴阳升;刘书东;汪立芹
关键词:绵羊;卵母细胞;真空负压泵;采集方法;回收率
-
杂交水稻亲本生殖生长期耐极端高温能力差异性研究
作者:陈晓军;雷斌;刘爱民;王明;贾仕仝;唐文帮
关键词:杂交水稻;亲本;制种;耐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