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水方式淋洗下滨海盐土的水盐运移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艳

作者: 王艳;吴勇;廉晓娟;王正祥;张余良;贺宏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滨海盐土;咸水;淋洗;水盐运移;灌水方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32 期

页码: 258-2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快速改良滨海盐土,通过室内土柱试验探讨了不同灌水方式淋洗下滨海盐土的水盐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咸水的入渗速率要明显高于咸淡交替和淡水入渗。在灌水淋洗后,土壤盐分含量均大幅下降,以先用咸水再用淡水灌水淋洗方式脱盐效果最好,脱盐速度最快,淡水淋洗方式脱盐速度最慢。脱盐后,3个处理土壤的pH值均上升,淡水淋洗土壤pH上升幅度最大,先咸后淡灌水淋洗土壤pH上升幅度最小。采用先咸后淡灌水方式淋洗滨海盐土的综合效果最好,为淡水资源短缺,咸水资源丰富的盐碱地区的盐土淋盐改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分类号: S156.4

  • 相关文献

[1]咸水沟灌对土壤水盐变化与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郑春莲,冯棣,李科江,马俊永,党红凯,曹彩云,孙景生,张俊鹏. 2020

[2]咸水畦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 冯棣,张俊鹏,曹彩云,郑春莲,刘祖贵,孙景生. 2011

[3]不同改良措施对滨海盐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艳,廉晓娟,王正祥,张余良,杨军. 2015

[4]富钙水淋洗与改良剂结合对滨海盐土的改良效果. 廉晓娟,王正祥,张余良,王艳,李明悦,贺宏达. 2011

[5]微咸水淋洗与施改良剂结合对滨海盐土的改良效果. 廉晓娟,李明悦,郑鹤龄,王艳,张余良,王正祥,屈晓芳. 2009

[6]不同矿化度水淋洗重度盐碱土的水盐运移特征. 王艳,吴勇,廉晓娟,王正祥,张余良,贺宏达. 2011

[7]日光温室长季节黄瓜的水分生产效率分析. 韩建会,郄丽娟,齐铁权,苏俊波. 2009

[8]不同灌水方式下灌水均匀度评价. 赵东彬,仵峰,宰松梅,韩启彪,孙浩. 2011

[9]不同灌水方式对砂姜黑土小麦中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5

[10]玉米带耕沟播不同灌水方式对水分利用效果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席天元,许爱玲,卫晓东,刘青云,李永山,梁哲军,张建诚. 2018

[11]盆栽条件下不同灌水方式对移栽短季棉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崔文军,刘浩,孙景生,张昊. 2017

[12]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的水分利用特性与节水机理研究. 孙景生,李晓东,宋妮,刘小飞. 2004

[13]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苜蓿生长及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张昌爱,辛淑荣,王国良,王成章,盛亦兵. 2017

[14]灌水方式对苏丹草新品系种子产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祖丽菲亚,田聪. 2010

[15]苏打盐碱水田不同肥水耦合模式对‘吉粳51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晓亮,侯立刚,齐春艳,刘亮,马巍,付胜,郭希明,付珍玉,隋鹏举. 2017

[16]黄河故道不同灌水方式刺槐人工林幼树水分利用效率和生长特性. 陈金平,兰再平,杨慎骄,张笑培,孙尚伟,武鹏举. 2015

[17]不同灌水方式对春大豆籽粒产量的影响. 林国强,胡润芳. 2005

[18]灌水方式对水稻灌浆期光合物质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陈海生,陶龙兴,王熹,黄效林,谈惠娟,程式华,闵绍楷. 2005

[19]灌水方式对杂交水稻衰老及生育后期一些生理活性的影响. 马跃芳,陆定志. 1990

[20]利用加权灰色关联模型评价不同灌水方式. 汪顺生,王康三,孙景生,刘东鑫,李欢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