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海的碳源汇:大气交换、水体溶存与沉积物埋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金明
作者: 宋金明;曲宝晓;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碳源汇;海气界面通量;水体溶存;沉积物埋藏;控制过程;黄东海
期刊名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ISSN: 1674-7240
年卷期: 2018 年 11 期
页码: 1444-14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黄海和东海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陆架边缘海,其碳源汇的性质与变化对近海生态系统及区域气候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海气界面CO_2交换、水体溶解/颗粒碳溶存及沉积物碳埋藏等3个方面归纳总结了黄东海碳源汇特征与控制过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陆架边缘海碳源汇过程及效应提供帮助.(1)黄海和东海具有迥异的海气CO_2交换特性.黄海的海气CO_2交换在源汇性质及通量强度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黄海的124°E以西的海域在冬、春季表现为大气CO_2的汇,在夏、秋季表现为源,而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年尺度上黄海是大气CO_2的源.表层海水温度与浮游生物活动控制着黄海CO_2源汇的变化,两者分别主导了黄海外部海域与近岸海域的海气CO_2交换通量.东海全年则表现为大气CO_2的碳汇,年均通量约为(-4.2±3.2)mmol m~(-2)d~(-1),共可吸收碳约13.7×10~6t,其中冬、春、夏季吸收大气CO_2,秋季释放CO_2.东海不同季节海气界面CO_2通量的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2)黄海和东海水体中分别储有425×10~6t、1364×10~6t的DIC和28.2×10~6t、54.1×10~6t的DOC,从南黄海近年DOC浓度有减小趋势看,其水体溶存"实际碳汇"量在减小.黄东海POC的总量约10.6×10~6t,与海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基本处于同一量级.黄海浮游生物年固碳量约为60.42×10~6t,东海为153.41×10~6t,其中近海大型经济藻类的年固碳量约为0.36×10~6~0.45×10~6t,生物固碳是具有多重价值的"蓝碳增汇"举措.(3)黄海陆架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通量每年约为4.75×10~6t,其中海源有机碳的埋藏量为3.03×10~6t,占黄海浮游生物固碳量的5.0%,而东海陆架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通量为每年7.4×10~6t,其中海源有机碳的埋藏量为5.5×10~6t,占东海浮游生物固碳量的5.4%.黄东海具有高于全球海洋平均水平的沉积物埋藏通量,对黄东海最终的"蓝碳增汇"作用巨大.
分类号: P732.6`P74
- 相关文献
[1]黄东海多毛类动物种类组成与优势种分析. 陈桂芳,隋吉星,李新正. 2016
[2]夏、冬季黄东海溶解氧的分布特征研究. 池连宝,宋秀贤,袁涌铨,周鹏,曹西华,俞志明. 2017
[3]十年间黄海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变化. 彭松耀,李新正,徐勇,王洪法,张宝琳. 2017
[4]黄、东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 程济生,俞连福. 2004
[5]秋冬季黄东海区影响鳀鱼行动分布的三大水系变化特征. 陈聚法,马绍赛,王文兰. 1997
[6]秋冬季黄东海区影响Ti鱼行动分布的三大水系变化特征. 陈聚法.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形态氮素对苜蓿芽苗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裴宝路;刘伟;谢龙;蔡梓轩;李宁;魏学军
关键词:苜蓿;芽苗菜;硝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生长;产量;可溶性蛋白
-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炳地;张久明;朱莹雪;匡恩俊;袁佳慧;迟凤琴;孙磊;李宁
关键词:秸秆还田量;水稳性团聚体;团聚体有机碳;有机碳贡献率
-
基于InDel标记的辣椒杂交组合THI-P-10*P5114种子纯度鉴定
作者:高升华;周克贵;尹延旭;李宁;徐凯;王小迪;詹晓慧;陈卫芳;袁伟玲;姚明华;王飞
关键词:辣椒;InDel;分子标记;种子纯度;鉴定;杂交一代;基因组
-
新疆塔里木双峰驼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于沁冉;王佟;李宁;邓婧瑛;贾建磊;阎萍
关键词:塔里木双峰驼;种质特性;保护;利用
-
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TaNRT2.1.3-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杨慧玉;房兆峰;柳珊;郝小聪;孙月;李宁;唐益苗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硝酸盐转运蛋白;氮饥饿;表达分析
-
番茄CCCH类锌指蛋白家族的鉴定及其表达分析
作者:李贤国;戴麒;王泽鹏;陈兆龙;闫会转;李宁
关键词:CCCH;番茄;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辣椒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李宁;尹延旭;王畅;王飞;姚明华;范书云
关键词:辣椒;SUTs家族;生物信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