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黄酮对脂多糖刺激下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占今舜

作者: 占今舜;陈小连;詹康;赵国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黄酮;脂多糖;乳腺上皮细胞;奶牛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50-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苜蓿黄酮对脂多糖(LPS)刺激下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个组:1)基础培养基(Con);2)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μg/mL的LPS(L);3)基础培养基中加入1μg/mL的LPS和75μg/mL苜蓿黄酮(L+F);4)基础培养基中加入75μg/mL苜蓿黄酮(F)。细胞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12h后,对其乳成分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相对于对照组,L组和L+F组的酪氨酸激酶(JAK2)表达显著降低(P<0.01),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5)和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表达显著升高(P<0.05)。L+F组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表达显著高于F组(P<0.0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的表达显著高于L组和对照组(P<0.05)。2)F组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显著低于L组(P<0.0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则相反;F组脂肪酸转运蛋白1(FATP1)和脂肪酸转运蛋白4(FATP4)的表达显著低于L和L+F组(P<0.01),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的表达则相反;对照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L+F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P<0.05)、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P<0.05)和葡萄糖转运蛋白8(Glut8)(P<0.0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F组己糖激酶2(HK2)的表达显著低于L组和L+F组(P<0.05),而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β-1,4-Gal T)的表达最低。因此,在无LPS刺激下,添加苜蓿黄酮可能会抑制乳脂合成;在LPS刺激下,添加苜蓿黄酮可能会促进乳蛋白和乳糖的合成。

分类号: S823

  • 相关文献

[1]苜蓿黄酮对脂多糖诱导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占今舜,陈小连,詹康,苏效双,赵国琦. 2018

[2]脂多糖对泌乳奶牛乳中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臧长江,张养东,王加启,胡涛,卜登攀,金迪,周凌云,李发弟. 2012

[3]日粮中添加苜蓿黄酮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和免疫的影响. 占今舜,苏效双,刘明美,詹康,张春刚,赵国琦. 2017

[4]含蛋氨酸二肽影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 陈璐,常晨城,史彬林,高民,赵艳丽,闫素梅. 2016

[5]奶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及β酪蛋白mRNA的表达. 蒲俊华,朱小瑞,绪欣,卢徐斌,毛永江,杨章平. 2017

[6]Direct RNA Sequencing表征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转录组特性的研究. 师志海,王文佳,王亚州,张彬,邓廷贤. 2023

[7]研究不同氨基酸模式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陈智梅,高民,刘桂瑞,王瑶,李正洪,李兆林. 2010

[8]Leptin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主要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春艳,杜瑞平,高民,张兴夫,孙康玉. 2013

[9]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冻存及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改进. 林杰,王旭荣,王磊,张景艳,王学智,孟嘉仁,杨志强,李建喜. 2016

[10]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纯化及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林杰,王旭荣,李建喜,王孝武,杨志强. 2015

[11]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外泌体表征的影响. 蔡萌,朱晓艳,王梦玲,刘子豪,熊本海,杨亮. 2022

[12]大豆异黄酮在奶牛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赵悦,童津津,熊本海,蒋林树. 2019

[13]不同方法分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王治国,王传蓉,王加启. 2009

[14]脂多糖诱导奶牛细胞因子及其他相关物质变化研究进展. 胡涛,周凌云,卜登攀,张养东. 2010

[15]阴外动脉注射LPS奶牛的血浆蛋白质组变化研究. 李长皓,袁廷杰,王加启,杨永新,卜登攀,李珊珊,张养东. 2011

[16]胃肠道脂多糖对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唐志文,蒋林树,杨亮,王坤,熊本海. 2017

[17]体外法研究脂多糖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唐志文,蒋林树,杨亮,王坤,熊本海. 2017

[18]阴外动脉注射脂多糖对奶牛临床症状及白细胞的影响. 胡涛,王加启,张养东,卜登攀,赵国琦,孙鹏. 2011

[19]苜蓿黄酮的分离及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王佳,石波,王亚生,刘德生,袁圆,李里特,程永强. 2010

[20]苜蓿黄酮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李伟,刘泽东,高海娟,孙蕊,王若丁,钟鹏,赵金波.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