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莫钊文

作者: 李武;段美洋;潘圣刚;田华;唐湘如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早晚兼用型水稻;减钾;源库特性;华南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3 年 12 期

页码: 67-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低氮磷水平下减钾对不同早晚兼用型水稻品种源库特性的影响,为水稻精确减量化施肥及营养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大田低氮低磷条件下,设置3个钾肥处理(常规施钾(K2O 135.0kg/hm2)、减钾处理(较常规施钾减22%,K2O 105.3kg/hm2)和不施钾肥),探讨不同钾肥处理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粤晶丝苗2号"、"桂香占"、"华优8305"和"天优998")品种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钾相比,减钾处理有利于"华优8305"和"天优998"增产,产量分别提高7.44%和19.39%;减钾处理降低了"桂香占"产量,但与常规施钾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施钾相比,减钾处理有利于提高"粤晶丝苗2号"库容,但降低了库容有效充实度、部分叶源(后期叶面积指数、前期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老化指数),最终导致产量显著下降了14.67%。【结论】在低氮低磷条件下,适度减钾通过维持源库协调可以使水稻增产或稳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减钾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形成、品质及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武,段美洋,潘圣刚,田华,唐湘如. 2014

[2]华南籼稻高效育种 -从"早晚兼用型"到"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王重荣,王志东,陈宜波,赵雷,龚蓉,潘阳阳. 2022

[3]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 邹积祥,杨陶陶,伍龙梅,包晓哲,张彬. 2024

[4]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在早、晚季的差异特征. 杨陶陶,韦佳,邹积祥,伍龙梅,包晓哲,黄庆,陈青春,张彬. 2023

[5]短期减施氮肥对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劲松,伍龙梅,包晓哲,刘志霞,张彬,杨陶陶. 2025

[6]减氮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李武,段美洋,潘圣刚,田华,唐湘如. 2013

[7]拔节期霜冻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源库特性的影响. 席凯鹏,杨娜,王珂,席吉龙,席天元,张建诚,姚景珍,李永山. 2020

[8]栽插密度对甘薯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英文). 张海燕,解备涛,汪宝卿,王庆美,董顺旭,李爱贤,侯夫云,段文学,张立明. 2015

[9]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水稻源库特性研究. 赵宏亮,陈凯,张强,徐建龙,黎志康. 2015

[10]减磷对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稻米品质、源库特性及磷积累的影响. 李武,段美洋,潘圣刚,田华,唐湘如. 2013

[11]水分亏缺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的相关研究. 张卫星,朱德峰. 2007

[12]蚯蚓在我国南方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张池,周波,吴家龙,吕美蓉,陈旭飞,袁中友,肖玲,戴军. 2018

[13]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动态株型与光能利用率评价. 王丰,廖亦龙,柳武革,刘迪林,曾学勤,傅友强,朱满山,李金华,付崇允,马晓智,霍兴. 2021

[14]华南地区莲的现状与生产利用. 翁献纳,王威振,李育军,植石灿,黄妙林,李静. 2019

[15]华南五省区猪增生性肠炎的血清学调查. 黄忠,宋长绪,王浩文,方树河. 2006

[16]华南热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数据库构建与集成分析. 胡杰,戴声佩,李茂芬. 2019

[17]华南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品质性状特点及基因分析. 熊亮,曹华盛,王福军,顾海永,李曙光,何高,梁世胡,罗文永. 2024

[18]人工桉林土壤孔隙状况及水分变化分析. 谢振兴,黄金生,刘永贤,周柳强,谭宏伟,黄美福. 2013

[19]华南区农业生产与专业化区域化方向. 邝婵娟. 1993

[20]不同控草措施对高温季节华南地区蔬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陈国奇,冯莉,田兴山.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