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SS1和T3SS2影响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及细胞致病性的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雪瑞
作者: 白雪瑞;王权;凌娇;万莹;陈永军;方维焕;孙卫东;蒋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1和2;基因缺失株;生物学特性;细胞致病性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0001-6209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455-4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两套Ⅲ型分泌系统T3SS1和T3SS2影响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及细胞致病性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以T3SS1和T3SS2主要结构基因vcrD1和vcrD2为研究对象,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分别构建单基因和双基因缺失株ΔvcrD1、ΔvcrD2、ΔvcrD1-vcrD2,以及互补株CΔvcrD1和CΔvcrD2;分析各菌株的生长特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运动性的差异;比较各菌株对细胞毒性以及对细胞炎性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与野生株相比,各缺失株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缺失株ΔvcrD1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运动性和细胞毒性均极显著下降;缺失株ΔvcrD2主要表现为细胞炎性因子IL-1β和IL-6转录水平的显著上调,同时对细胞毒性作用下降。双基因缺失株ΔvcrD1-vcrD2在缺失株ΔvcrD1的基础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运动性、细胞毒性均进一步显著下降,但在细胞炎性因子的转录水平上,则与ΔvcrD1一致,与野生株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T3SS1和T3SS2对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和细胞致病性的影响存在差异。T3SS1主要影响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运动性及细胞毒性作用;T3SS2不影响生物被膜形成、运动性等生物学特性,参与细菌对细胞炎性反应中的负调控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T3SS1有助于副溶血弧菌在环境中的生存,而T3SS2可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免疫逃避的过程。T3SS1和T3SS2对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和细胞致病性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分类号: S941.42
- 相关文献
[1]外膜蛋白OmpR对副溶血弧菌致病特性的影响. 郭容,齐瑜,李洋洋,张海洋,刘鹏选,王权,方维焕,蒋蔚. 2022
[2]副溶血弧菌ompA基因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分析. 白雪瑞,王权,陈永军,万莹,凌娇,王亚磊,蒋蔚. 2018
[3]opaR基因缺失对AHPND致病菌生物学特性及毒力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 王利莹,董宣,王国浩,王德浩,谢景媚,罗婧斐,王显伟,黄倢. 2024
[4]多杀性巴氏杆菌aroA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及鉴定. 郭东春,卢艳,刘家森,原冬伟,张爱芹,姜骞,林欢,司昌德,曲连东. 2012
[5]副结核分枝杆菌PanCD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毒力评价. 姜艳艳,鹿萍,崔宁,陈凡若,崔莹莹,党光辉,刘思国. 2024
[6]胸膜肺炎放线杆菌rel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李婷婷,李刚,刘双红,徐胜奎,李大鹏,王春来,刘伟石. 2017
[7]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 葛红星,李健,陈萍,梁忠秀,任海,李东利. 2014
[8]一株凡纳滨对虾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张宝存,刘飞,边慧慧,刘杰,潘鲁青,黄倢. 2012
[9]副溶血弧菌的热激亚致死损伤与显微红外光谱检测. 喻文娟,施春雷,刘玉敏,代敏,史贤明. 2013
[10]养殖刺参“化板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王印庚,郭伟丽,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陈霞,刘升平. 2012
[11]副溶血弧菌耐药谱及其对头孢类药物抗性分析. 叶灵琼,陈万义,刘卫兵,王大鹏,周敏,史贤明. 2011
[12]超高压对副溶血弧菌细胞壁膜损伤的研究. 王瑞,傅玲琳,叶立斌,励建荣. 2012
[13]副溶血弧菌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王瑞,傅玲琳,王彦波. 2013
[14]Tn5介导的致病性副溶血弧菌溶血能力差异突变株表型分析. 张茜,牛梦雅,王大鹏,史贤明. 2015
[15]不同来源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茆丹,陈万义,周秀娟,王宏勋,周敏,施春雷,史贤明. 2015
[16]智舌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簇类独立软模式识别的建立. 黄建锋,赵广英,窦文超. 2011
[17]一株兼具氨氮去除能力和对副溶血弧菌拮抗作用的有益菌的筛选及其初步应用. 王磊,王志杰,高戈,黄倢. 2016
[18]饲料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王明阳,田相利,刘龙镇,李海东,李丽,董双林,范瑞用. 2018
[19]双通道荧光PCR快速检测水产品中主要致病性弧菌的研究. 帅江冰,傅玲琳,张晓峰,励建荣. 2011
[20]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伟,王雷,刘梅,蒋克勇,齐灿灿,杨广,王宝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猫冠状病毒RPA-LFD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白雪瑞;李尚同;战晓燕;王金福;钟登科;孙卫东;蒋蔚;滑志民
关键词:猫冠状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
-
基于布鲁菌bp26基因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作者:马世辉;贾沅铮;王福成;连丽燕;蒋蔚;陈兆国;韩先干;陈伟
关键词:布鲁菌;环介导等温扩增;bp26;可视化检测
-
基于不确定度评估研究ID-LC-MS/MS法检测鸡蛋中氟虫腈砜残留量的关键控制点
作者:张巧艳;方维焕;郑蔚然;王夏君;刘超纲;王强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鸡蛋;氟虫腈砜;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LC-MS/MS);质量控制;标准物质
-
阪崎克罗诺杆菌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张欣;王福成;韩先干;祁克宗;宋祥军;董雨豪;蒋蔚
关键词:阪崎克罗诺杆菌;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
-
弓形虫PRU株速殖子感染小鼠产生包囊的试验研究
作者:李瑞芳;张曼玉;孙卿;杜晶莹;蒋蔚;李增强;夏炉明;王权
关键词:PRU株;速殖子;包囊;慢性感染;包囊传代;小鼠模型
-
浅谈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作者:潘峰英;蒋蔚;韩雪松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协同创新
-
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作者:潘峰英;韩雪松;蒋蔚;俞仓炜
关键词:科研院所;人才;人才队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