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9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8(t)选育水稻恢复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文清

作者: 裴庆利;梁云涛;刘丕庆;赵开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瘟病;褐飞虱;Pi9;Bph18(t);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4 年 12 卷 06 期

页码: 1082-10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粮食作物,在全世界粮食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稻瘟病、褐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危害着水稻的安全生产,培育并利用水稻抗性品种能经济有效地预防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培育抗性品种在水稻安全生产中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具有抗稻瘟病基因Pi9的抗病品系75-1-127为抗病亲本,以携带有抗褐飞虱基因Bph18(t)的水稻材料C4064为抗虫亲本,以性状优良的恢复系测679作为轮回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并辅以田间多代选择。在分离群体中,使用与Pi9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p B8跟踪目标基因Pi9,利用与Bph18(t)紧密连锁的标记KC16跟踪目标基因Bph18(t)。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农艺性状评价和抗病抗虫鉴定,选育出聚合了Pi9和Bph18(t)基因、对稻瘟病和褐飞虱的抗性水平接近抗病亲本或抗虫亲本的恢复系。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闽恢3301稻瘟病抗性. 田大刚,杨小双,陈子强,陈在杰,林艳,王锋. 2019

[2]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Xa4、Xa23和Pi9基因. 阎勇,秦钢,唐梅,莫海玲,于松保. 2010

[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多基因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李进波,杜雪树,夏明元,万丙良,戚华雄. 2020

[4]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和Bph24(t)的聚合育种利用. 王萱,马茜茜,杨金莲,伍虎,李容柏. 2024

[5]Pi9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不育系丰源A的稻瘟病抗性. 吴婷婷,陈海龙,黄俊,梁毅,张婷,李博文,赖怡帆,邹玉莹,车凡昊,吴俊,刘金灵,刘雄伦. 2021

[6]多基因聚合抗病虫水稻恢复系的创制及鉴定. 丁佳,陈思扬,孙志忠,彭克帆,刘玲,袁定阳,段美娟. 2024

[7]河南粳稻抗稻瘟病基因Pi9、Pita和Piz-t的分子检测. 王生轩,李俊周,谢瑛,李勇,李梦琪. 2017

[8]32份粳稻骨干亲本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刘艳艳,曹婷,刘兴华,严国红. 2020

[9]抗稻瘟病基因Piz-t和Pi9连锁标记开发及在云南粳稻中的应用. 刘树芳,董丽英,赵国珍,李迅东,杨勤忠. 2016

[10]节水抗旱稻恢复系的抗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评价. 张安宁,刘毅,王飞名,谢岳文,孔德艳,聂元元,张分云,毕俊国,余新桥,刘国兰,罗利军. 2019

[1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黄华占’的褐飞虱抗性与抗旱性. 王飞名,孔德艳,刘国兰,刘毅,余新桥,毕俊国,罗利军,张安宁. 2020

[12]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李进波,夏明元,戚华雄,何光存,万丙良,查中萍. 2006

[13]抗褐飞虱基因Bph14和Bph15杂交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与抗性评价. 粟学俊,梁曼玲,黄凤宽,陈彩虹. 2015

[14]利用MAS技术培育高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恢复系航恢1173. 孙大元,周丹华,肖武名,杨祁云,王慧,张建国,陈志强. 2014

[15]水稻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基因聚合品系抗性分析. 肖友伦,孟秋成,肖国樱. 2012

[16]三系杂交水稻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曾列先,陈志强. 2009

[17]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稻瘟病粳稻新品系. 何弯弯,王健康,丁成伟,胡婷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2020

[18]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Pi-ta、Pi-b和Wx-mq基因. 姚姝,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王才林. 2017

[19]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李瑶,聂元元,蔡耀辉,颜满莲,毛凌华,李永辉,卢明,李名迪. 2011

[20]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聚合抗稻瘟病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水稻改良新恢复系. 田大刚,陈在杰,陈子强,林艳,周元昌,陈松彪,王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