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辽椒一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惠清

作者: 李惠清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85 年 1 卷 02 期

页码:

摘要: 近年由于病毒病危害,严重影响辽宁省辣椒产量和市场供应,因此选育抗病丰产品种,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1978年以来,我所开展了辣椒抗病育种研究,1982—1983年选育出22—1新品系,经区域性试验,生产试验,均比对照品种增产增收,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议鉴定通过,定名为辽椒一号,目前在全省已推广8000亩。 一、主要性状 1.辽椒一号早熟: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50~60厘米,株幅60~70厘米,长势中上等,7~8片叶分枝,果扁灯笼形,多棱沟(图见封3)平均单果重120克左右,最大单果重达0.5斤,果肉较厚(0.35厘米)味稍辣,平均单果种子320粒左右,千粒重5.7克,一百斤鲜红果能采种1斤,品质好,维C含量为171.72mg,/100g,总糖量、有机酸含量中上等。因早熟,果较大,肉较厚,具有明显的前期产量优势,据198 3年营口、油岩、开原、沈阳等地试验点的统计,前期(6~7月)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37.0%,增值24.0%。 2.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好:在辽宁省12个市种植,如北部较冷的开原县,南端温暖的大连市,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区营口市,干旱的朝阳地区,低温寡照的东部山区峋岩,风城县,以及中部平原地区,都获得较好产量和产值。同时抗病性较强,普遍认为比当地主栽品种抗病,1982年灿岩县遇特大洪水,辣椒植株泡在水中,水退后,其它品种病重,而辽椒一号获单产8000斤的高产量。 S.适应多种栽培形式。经全省五年来的种植,不论大棚、中棚、小棚、地膜及露地栽培,只要管理得当,都能获得较高产量。 4.高产:一般亩产7000~8000斤,亩产值1000元左右,高者超万斤,亩产值达数千元。如1984年营口市柳树乡西柳村10亩地,亩产11800斤,亩产值1458元;辽阳市郊区1983年共种植高产田100.8亩,平均亩产7227斤,平均亩产值1488元,最高亩产11029斤,最高亩产值3322.77元(包括种子费)。1984年种植800亩,占辣椒总面积80%,成为当地主栽品种。 二、栽培技术要点 1.小拱棚覆盖:在辽宁省一般4月20~25日定植,随即用塑料薄膜起拱覆盖,/J’拱棚中心高80厘米左右,一盖二地,棚内温度不得超过30℃(也可用地膜起拱覆盖,拱棚中心高50厘米左右),约覆盖一个月,于五月底揭膜。 2.苗龄:从播种到定植80天左右,带花蕾定植。 3.密度:亩保苗数9000~10000株,约1.500.8~0.9尺双株,1.8X0.7~0.8尺双株。 4.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以优质有机肥作底肥,施万斤以上;前期必须促秧,六月底封现立秋前后,气温转凉时,必须追硫钱一次,每亩50斤,或灌人粪尿M次,以防止植株早衰,促进后期果实生长,增加产量。 5.及时防治病虫害:定植前喷20%乐果800~1000倍液M次,定植缓苗后,连喷三次,后二次加喷敌百少.或菊脂类药物防治蚜虫及其它虫害,见果后喷65%代森锌 400倍液成波尔多波(1:1:200)防治病害。辣椒新品种──辽椒一号@李惠清$辽宁省农科院园艺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