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旱地宽带多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Ⅰ.不同带距对麦玉薯主体模式的产量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永红

作者: 刘永红;何文铸;冯君成;柯国华;鲁洪涛;王文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旱地;麦玉薯三熟;带距;产量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51-1213/S

年卷期: 2000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33-3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996~1998年不同带距对旱地麦玉薯三熟产量效应联合分析表明,4米是旱三熟高产稳产的种植带距,与1.67米比较,夏玉米区小麦增产3.6%,玉米减产 4. 4%,甘薯增产 38. 3%,间作大麦增 34. 5%,周年粮食增长 4. 3%;春玉米区小麦减产4.0%,玉米增产5.9%,甘薯增产17.5%,秋季增种黄豆增产23.1%,周年粮食增长 7. 3%。建立了带距与各作物产量的回归方程。

分类号: S34

  • 相关文献

[1]多熟制地区带距与套作玉米生长、产量分析. 何文铸,冯君成,柯国华. 2002

[2]流灌与不同带距微喷施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吴国华,陈喜靖,赵培,喻曼,张慧敏,李国安. 2019

[3]旱地玉米覆盖栽培的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 杨封科,高世铭,张绪成,马一凡. 2014

[4]不同种薯处理对旱地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任永峰,赵沛义,赵举,路战远,张永平. 2013

[5]旱地冬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徐银萍,宋尚有,樊廷录. 2013

[6]旱地麦田分次施氮、施肥水平及肥料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马爱平,王娟玲,靖华,王裕智,崔欢虎. 2009

[7]降雨量与旱地糜子产量的关系. 王君杰,王宇楠,王海岗,陈凌,曹晓宁,刘思辰,田翔,秦慧彬,乔治军. 2019

[8]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耗水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侯慧芝,高世铭,张绪成,王德贵. 2017

[9]旱地不同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 罗照霞,杨志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郭永杰. 2017

[10]耕作方式对伊犁河谷旱地农田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陈传信,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雷钧杰,陈兴武,刘云霄,刘新艳,吴伟,库勒达那·卡达尔江. 2020

[11]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旱地土壤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吕军杰,姚宇卿,张洁,王育红,李俊红,丁志强,吴剑峰,于新峰. 2011

[12]氮磷钾肥配施对旱田大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仙,聂石辉,张金汕,任毅,耿洪伟,张建平,徐其江,董庆国,方伏荣. 2017

[13]旱地油菜耐旱品种筛选试验. 李庆刚,周翠萍,原小燕,熊琼,雷丽仙,张美玲,彭钰,雷元宽. 2020

[14]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杨峰,贾亚琴,王苗. 2020

[15]免耕覆盖下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旱地小麦产量效益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陈检锋,陈华,付利波,王志远,洪丽芳,苏帆,尹梅. 2020

[16]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17]双免耕覆盖对旱地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丁志强,杨妮娜,姚宇卿,吕军杰,张洁. 2014

[18]垄作覆盖下小麦、玉米产量、土壤碳素转化及水分研究. 吕军杰,李俊红,檀尊社,丁志强,张洁,吴剑峰,杨妮娜,姚宇卿. 2012

[19]长期免耕覆盖对旱地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邵运辉,吕军杰,李俊红,丁志强,张洁,姚宇卿,李向东. 2020

[20]地膜覆盖导致旱地玉米减产的负面影响. 张冬梅,池宝亮,黄学芳,刘恩科,张健.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