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绿茶粉对绿茶面包加工过程中色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廖珺

作者: 廖珺;王烨军;苏有健;张永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微绿茶粉;面包加工过程;色泽;茶多酚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19 年 45 卷 008 期

页码: 173-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超微绿茶粉为原料,研究绿茶面包加工过程中和面、发酵、烘烤3个加工工序关键节点处色泽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烘烤工序对色泽变化影响较大;当超微绿茶粉的添加量增加时,L*、a*值都显著下降,而b*值却先显著上升而后缓慢下降,在超微绿茶粉添加量(质量分数)为4%时,b*值最大.茶多酚含量随超微绿茶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各个加工工序的进行均造成茶多酚含量的减少,其中烘烤工序对茶多酚含量减少影响最显著.绿茶面包颜色感官评分随着超微绿茶粉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超微绿茶粉添加量(质量分数)为4%时,评分最高.通过不同方法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色差仪测定与化学方法测定茶多酚含量、感官评定法间相关性较好.

分类号: TS213.21

  • 相关文献

[1]绿茶的功能成分及超微绿茶粉在饲料中的应用. 李丽莉,郭辉,谭本杰,夏中生. 2007

[2]绿茶面包中儿茶素总量检测方法研究. 宋振硕,张磊,王丽丽,林清霞,陈林. 2021

[3]超微绿茶粉对面包品质与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宋振硕,杨军国,张磊,林清霞,陈林. 2018

[4]响应面法优化超微绿茶粉制作曲奇饼干关键配方. 宋振硕,王丽丽,林清霞,张磊. 2022

[5]湄江翠片加工工艺中香气与色泽的相关性初探. 申东,何萍. 2008

[6]湄江翠片加工中香气与色泽的相关性初探. 申东,何萍,张道贵. 2007

[7]气调贮藏对金针菜外观色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马佳佳,王毓宁,隋思瑶,陆皓茜,吴彤东,李鹏霞. 2017

[8]电子束辐照对进口甜樱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戚蓉迪,颜伟强,岳玲,徐赟,陈志军,包英姿,戚文元,吴爱忠,孔秋莲. 2014

[9]贵州绿茶新型杀青技术试验初报. 牟春林,刘晓霞,郑文佳. 2010

[10]芹菜热风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 李顺峰,聂波,田广瑞,李静,刘丽娜,王安建. 2015

[11]胡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其品质的研究. 聂波,张国治,王安建,李顺峰. 2015

[12]电加热转筒焙炒对不同工艺生产芝麻油品质的影响. 张丽霞,宋国辉,曹艳明,芦鑫,孙强. 2012

[13]提高名优绿茶色泽的加工技术措施. 龙粟,本文,陈江涛. 2007

[14]水稻糙米色泽遗传规律的初步研究. 乔中英,王建平,朱勇良,谢裕林,黄萌,陈培峰,孙丙耀,谢立群. 2007

[15]浅谈影响大豆油质量的主要因素. 曹赞,高鹏,陈百会,高树成,熊芳芳. 2009

[16]荷兰豆烫漂时间对商品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姜永平,袁春新,宋益民,王学军. 2018

[17]用色度仪和质构仪对高蛋白挂面色泽和质地的研究. 郑刚,胡小松,李全宏,夏宏强,王军利. 2006

[18]小麦RIL群体中小麦粉及面片色泽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张晓,田纪春,朱冬梅. 2009

[19]不同颜色果袋对李果实着色及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学英,张上隆,叶正文,骆军,李世诚. 2007

[20]三种干燥技术对红枣脆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钱婧雅,张茜,王军,方小明,张卫鹏,高振江,刘嫣红,肖红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