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海山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骏

作者: 马骏;宋金明;李学刚;李宁;王启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研究历程;分类;生物群落;水文环境;维持高生物量的机制;海山

期刊名称: 海洋科学

ISSN: 1000-3096

年卷期: 2018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150-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海山作为深海大洋独特地貌,尽管其研究可追溯到100多年前,但对大洋海山的形成、地质特征、动力学特性、生态环境等方面了解甚少。随着人们认识海洋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回声探测、无人潜水器和卫星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对大洋海山的系统探索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大洋海山研究已成为当代人们所渴求探索的领域之一。本文对大洋海山的研究历程、分类、生物群落特征、水文环境特征以及维持海山区高生物量的机制进行了总结。目前全球海山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其分类一是基于构造特征,可将海山分为板块内海山、大洋中脊海山和岛弧海山;二是基于山顶到海表面的距离,可将海山分为浅海山、中等深度海山和深海山。海山为生物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形成了高生物量、高生物多样性和高生物独有性等三种主要的生物群落特征,使海山成为世界海洋渔业的重点海域和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海山突出的地形对大洋环流造成阻隔,因而在海山周围形成了其独特的水文环境,其中海山环流和上升流是其两种典型代表,这些独特的水文环境特征对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海山区的高生物量主要通过上升流输送、地形诱捕和海流水平输送三种机制维持,三种机制对支撑海山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至关重要。

分类号: P737.2

  • 相关文献

[1]海山区浮游生态学研究. 张武昌,于莹,李超伦,李学刚,肖天. 2014

[2]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俯冲带地震成因. 孔祥超,李三忠,王永明,索艳慧,戴黎明,王鹏程,王倩,郭玲莉,朱俊江. 2017

[3]热带西太平洋Y3和M2海山微食物网主要类群生态分布与比较. 赵丽,赵燕楚,王超锋,张武昌,孙晓霞,李学刚,赵苑,肖天. 2017

[4]2016年春季西太平洋M2海山浮游植物粒级结构与初级生产力研究. 代晟,孙晓霞,梁俊华,田梓杨,刘涛. 2017

[5]四川棉田昆虫群落的时间格局研究. 叶鹏盛,李琼芳,曾华兰,江怀仲. 1995

[6]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功能群及其变化. 张波,金显仕,唐启升. 2009

[7]长期施肥对灰漠土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骅,林英华,张云舒,谭新霞,王西和. 2008

[8]黄海生态系统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张波,唐启升,金显仕. 2009

[9]中西太平洋海山特征对延绳钓渔业和围网渔业黄鳍金枪鱼CPUE的影响. 费姣姣,李成,张健,滕钰秀,吴蕴韬,石建高. 2024

[10]不同农事操作对转基因棉田生物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 崔金杰,王春义,张帅,辛惠江. 2013

[11]不同景观条件对棉田生物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 崔金杰,王春义,张帅,辛惠江. 2012

[12]湖南省柑桔科学研究的历程、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2002

[13]东海及黄海南部渔业资源水文环境类群划分及其相关特征的初步分析. . 2019

[14]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古茶树研究历程综述. 胡伊然,陈璐瑶,杨春,张其生. 2019

[15]大豆、大豆异黄酮研究历程. 蔡娟,卢建,施寿荣,童海兵. 2013

[16]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研究进展. 周娜娜,冯素萍,高新生,罗鑫,武耀廷. 2019

[17]莱州湾东部养殖水环境研究. 赵俊,陈聚法. 2001

[18]乳山湾东流区水文环境及其变化特征. 陈聚法,马绍赛,周诗赉,崔毅,陈碧鹃,辛福言. 1997

[19]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分子性控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洋,陈松林. 2023

[20]吉林省高粱育种研究历程与值得吸取的教训. 高士杰,刘晓辉,李伟,李继洪.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