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pH条件下典型有机磷核磁图谱差异性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宇航

作者: 赵宇航;韩超群;刘瑾;夏星;王艺皓;杨建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机磷;pH;溶液磷-31核磁共振波谱;化学位移

期刊名称: 应用化学

ISSN: 1000-0518

年卷期: 2022 年 02 期

页码: 315-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液相磷-31核磁共振波谱技术(~(31)P NMR)是当前国内外土壤有机磷(P_o)分子形态表征的主流分析技术,其主要利用乙二胺四乙酸-NaOH溶液提取,然后在高pH值(pH=13)条件下采集谱图。然而,高pH值条件下P_o可能水解,同时鉴于实际土壤pH值通常在6~8范围内,因此有必要探究pH值对P_o核磁谱图的影响。对D-葡萄糖-6-磷酸(D-G-6-P)、5′-单磷酸腺苷(5′AMP)和磷酸二氢钠(NaH_2PO_4)标准品进行研究,溶解于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中进行~(31)P NMR测试和谱图解析。结果发现:pH变化显著影响供试化合物的核磁谱图,不同pH值显著改变D-G-6-P吸收峰的形状和位置;但主要影响5′AMP和NaH_2PO_4吸收峰的位置。D-G-6-P已被证明以α-和β-两种形态存在于溶液中。且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异构化或分解两种反应。部分磷酸葡萄糖异构化的产物是甘露糖磷酸和果糖磷酸,而在高pH值时超过50%的D-G-6-P分解,且主要以二羟基丙酮磷酸酯赋存;5′AMP在溶液中存在3种构象,因此主要存在一个三重峰,高pH环境下出现次生峰,可能是水解产生正磷酸盐的结果;而NaH_2PO_4受溶液pH影响,导致质子化程度不同,进而吸收峰位置改变。综上,常规高pH溶剂会改变某些P_o分子结构,所得的核磁谱图并非原样。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基于核磁的P_o形态表征及开发实际土壤pH范围的核磁分析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分类号: S153.6`O657.2

  • 相关文献

[1]综合治理中的农药与应用. 张家兴,王冬兰. 1996

[2]有机磷农药在枸杞干果中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苟金萍,张艳,程淑华,王晓菁. 2004

[3]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王双龙. 2017

[4]NY/T448—2001标准方法的验证分析. 滕葳,柳琪,张海松,王乐军. 2003

[5]果蔬中常见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分析. 王广友,童佩剑. 2014

[6]应用植物酯酶固化酶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 王继军,黄永春,李治祥,黄士忠. 2004

[7]枸杞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张艳,苟金萍,程淑华,王晓菁. 2005

[8]蔬菜中31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 黎其万,梅文泉,佴注,陆光奕. 2009

[9]菊酯,有机磷类混合制剂开发研究初报. 范贤林,王文来,孙小平. 1989

[10]氨基功能化石墨烯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耿慧春,梅文泉,王正伟,方海仙,陈兴连,王丽,汪禄祥. 2019

[11]五种套袋对早熟梨果实糖酸和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影响. 李刚波,樊继德,赵林,张婷,张梅,杨艳,杨峰. 2018

[12]有机磷诱导拟南芥差异蛋白表达及其对酯酶同功酶活性的抑制. 丛靖宇,高仙灵,朱宏,万东莉,李国婧,张镝,杜红,王瑞刚. 2010

[13]植物源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雯雯,王岩,王盛男,刘丹竹,曲颖超,肖尧. 2020

[14]基于纳米粒子吸附的甲基对硫磷传感器研究. 谭正初,钟兴刚. 2010

[15]两个基因型水稻利用有机磷的差异及其与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 李永夫,罗安程,吴良欢,魏兴华. 2009

[16]一株巨大芽孢杆菌的促生特性及其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贾艳艳,杨文飞,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 2023

[17]基质固相分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葡萄酒中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任晓燕,谢勇,唐宗贵,罗小玲. 2010

[18]毛细管短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残留. 杨晓凤,易盛国. 2009

[19]开发有机磷生物传感器 为茶叶农残检测服务. 谭正初,钟兴刚. 2008

[20]长期不同施肥下灰漠土有机磷组分的变化. 赵吴琼,李菊梅,徐明岗,周连仁.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