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调味型澳洲坚果仁脂肪酸的GC-MS检测与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涛

作者: 张涛;宋海云;贺鹏;韦媛荣;王文林;覃振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调味型澳洲坚果仁;脂肪酸;GC-MS;因子分析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286-2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市售原味、奶油味、蜂蜜味、咖啡味、盐焗味、芥末味六种口味的调味型澳洲坚果果仁为原料,采用GC-MS对其脂肪酸进行检测分析,再对检测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六种口味的澳洲坚果果仁样品中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花生酸(C20∶0)、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和二十碳三烯酸(C20∶3) 8种脂肪酸的含量排在前八位,在每种口味澳洲坚果仁中的含量总和已占到脂肪酸总含量的94%~96%;奶油味(CL2)果仁因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 (亚油酸)和C20∶3 (二十碳三烯酸)而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分类号: 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5个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及主成分分析. 张学余,韩威,李国辉,朱云芬,陆进红. 2009

[2]气质联用-内标法测定豆类中脂肪酸含量及因子分析. 钱宗耀,刘河疆,张维维,帕尔哈提. 2017

[3]5个地方鸡种肌肉脂肪酸相对含量比较及因子分析. 张学余,韩威,李国辉. 2010

[4]三叶木通种子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王中炎. 2006

[5]GC-MS分析3个大球盖菇菌株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赵妍,任畇霏,陈明杰,查磊,宋晓霞,郭力刚,王晨光. 2018

[6]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 李锐,孙祖莉,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相悦,赵永强. 2020

[7]绥阳子弹头干椒风味品质分析. 杨创创,何建文,张正海,于海龙,冯锡刚,吴华茂,曹亚从,王立浩. 2023

[8]不同品种亚麻籽脂肪酸含量的GC-MS分析. 廖丽萍,肖爱平,冷鹃,杨喜爱,程毅,孙向平. 2014

[9]我国主栽棉花品种种子的脂肪酸组成与分析. 王美霞,马磊,杨伟华. 2016

[10]超临界CO_2萃取猴头菌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宋明杰,罗靖,刘畅,侯召华,孙印石. 2016

[11]基于因子分析的大豆品种豆腐加工品质综合评价. 田志刚,康立宁,刘香英,张井勇,南喜平. 2010

[12]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朱振华,刘水东. 2008

[13]因子分析在农业气候区划建立模型中的应用. 康锡言,马辉杰,徐建芬. 2007

[14]基于因子分析法研究太原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赖健清,鲁艳红,李德胜,周继华,王建武. 2008

[15]抗虫杂交棉品种选育的多元遗传分析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郝德荣,刘水东,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6]水稻超高产潜力鉴定重要农艺性状因子分析. 陈庭木,王多明,方兆伟,秦德荣,樊继伟,吕孝财,徐大勇. 2013

[17]菜用甘薯新品系主要品质特征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梅新,杨新笋,何建军,施建斌,刘意,蔡沙,涂艳华,陈学玲,焦春海. 2016

[18]大豆组织蛋白产品品质的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 康立宁,田志刚,刘香英,郝彦德,鲁岩,刘玉芬. 2012

[19]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刘媛,姚於康,李睿婷,汪翔. 2014

[20]水稻不同种质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 孔宪旺,孙明茂.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