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书萍
作者: 张书萍;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张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氮素;密度;叶绿素荧光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4 年 019 期
页码: 6411-6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对氮密互作的响应关系。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区为5个氮素处理,副区为3个种植密度。定株测定了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光能转换效率(Phi2)和线性电子传递流(LEF)对氮素用量的响应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峰值出现在135 N kg/hm2~180 N kg/hm2之间,氮素影响幅度依次为NPQt>LEF>NPQ>Fm>F0=SPAD>Phi2=FV/Fm。SPAD、NPQ、NPQt和LEF值均随密度提高而下降,在6.00×104株/hm2下较高;F0和Fm值则随密度提高而呈增高趋势,密度影响幅度依次为LEF>NPQ>NPQt>F0>SPAD>Fm>FV/Fm>Phi2。氮素对所有测定参数平均影响幅度小于密度。综上,在适量减氮增密条件下,叶绿素吸收光能后,能够更加高效地将光能传递至光合系统Ⅱ,提高了有效量子产量和非光化学猝灭反应强度,维持了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本研究为提高玉米光能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氮素和密度利用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水分和氮素对陇育216冬小麦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何树斌[1,沈禹颖,王冬梅,陆姣云,魏茂宏. 2012
[2]氮素水平对转C_4光合基因水稻花期剑叶PS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魏晓东,李霞,郭士伟,陈平波. 2013
[3]氮肥对甜菜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于雪,黄嘉鑫,王玉波,刁志伟,李彩凤,盖志佳,马凤鸣. 2014
[4]氮素水平对不同品种茶树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向芬,李维,刘红艳,周凌云,江昌俊. 2018
[5]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对水培叶用莴苣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尹艺璐,钱婷婷,李达仁,熊鑫,常丽英. 2022
[6]盐环境下盐角草叶绿素荧光光系统对氮素的响应. 黄建,祁通,王治国,王勤良,付彦博,孟阿静. 2018
[7]氮素水平对转C4光合基因水稻花期剑叶PSⅡ荧光特性的影响. 魏晓东,李霞,郭士伟,陈平波. 2013
[8]降雨量和氮素对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赵京考,卢静,谷思玉,龚振平,温延臣. 2011
[9]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0]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及产量对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响应. 张宏芝,陈兴武,雷钧杰,乔旭,赵奇,高永红. 2015
[11]播期和密度对淮北地区皖麦52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2]氮素与密度互作对强筋小麦烟农19号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 李筠,任立凯,刘耀鸿,王龙. 2007
[13]种植密度对棉株氮素库源分配的影响. 娄善伟,帕尔哈提·买买提,王新江,张鹏忠,刘宁,张巨松. 2014
[14]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植株养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娄善伟,高云光,郭仁松,赵强,张巨松. 2010
[15]黄淮地区中豆19号的高产栽培模式. 卢增辉,常从云,戴蜀珏,赵长军,郭鼎新. 1990
[16]吨粮田夏玉米高产的密度与氮素效应研究. 汪芝寿,曹承富,孔令聪. 1993
[17]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纹枯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孔令聪,张存岭,曹承富,赵斌,赵竹. 2006
[18]种植密度对不同叶位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安晓宁,秦国杰,牛艳. 2018
[19]PEG胁迫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王接弟,李培培,赵文团,师亚琴,陈树宾,孔广超. 2014
[20]光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及其荧光特性与能量转换的影响. 关义新,林葆,凌碧莹.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辽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于惠琳;吴玉群;尤丹;于佳霖;张洋
关键词:糯玉米;辽糯5号;选育;栽培技术
-
我国油料增产格局及贡献因素研究
作者:严茂林;周晓亮;刘自搏;张洋
关键词:油料;增产;格局;贡献因素;LMDI模型
-
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作者:吴彩云;高春华;周继中;刘子荣;欧阳凤仔;张洋;孙明珠;李晓楠;范琳娟;姚健;姚英娟;徐雪亮
关键词:油菜;根肿菌;分布;生理小种;抗性
-
荷斯坦牛肺干细胞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刘晏辰;周世莹;张洋;高扬;关伟军
关键词:肺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原代培养;诱导分化;检测;多向潜在能力研究
-
不同黄腐酸结构组成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作者:朱启明;王亚男;郑重;曾希柏;许立阳;张洋;李雨欣
关键词:黄腐酸;结构组成;小麦种子发芽;小麦苗期生长
-
基于猪细小病毒6型VP1蛋白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欧云文;潘琴;汪洋;代军飞;任绍科;张洋;张杰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6型(PPV6);VP1蛋白;截短表达;ELISA
-
外源硒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及合成主要营养素的影响
作者:唐茂林;张洋;王亚艺;李铂坤;李松龄
关键词:鸡腿菇;亚硒酸钠;富硒;蛋白质;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