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9编辑GS3和qGL3基因创制大粒水稻新种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春芳

作者: 赵春芳;梁文化;赫磊;姚姝;赵凌;周丽慧;赵庆勇;陈涛;朱镇;路凯;王才林;张亚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粒形;GS3;qGL3;CRISPR/Cas9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709-17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植物新种质创制和性状定向改良的重要手段。GS3和qGL3是调控水稻籽粒伸长的主效基因,功能缺失后产生大粒表型。本研究拟以小粒型粳稻品种南粳5055为试验材料,对GS3和qGL3基因进行编辑,以期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大粒水稻新种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了分别携带GS3-gRNA和qGL3-gRNA双靶点的pYLCRISPR/Cas9编辑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成功获得了GS3和qGL3基因编辑植株,编辑效率分别为90.0%和88.9%。与南粳5055相比,GS3编辑植株在T2、T3世代中平均粒长增幅约9.0%,千粒重增幅平均为12.7%,每穗粒数降低约9.3%,穗数、穗长、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差异不明显;qGL3编辑植株的粒长增幅约21.0%,千粒重增幅平均为31.7%,每穗粒数降低约31.5%,且穗数表现出增加而结实率表现降低趋势,而穗长和单株产量差异不明显。qGL3基因对粒形和粒重的贡献明显大于GS3。综上所述,通过CRISPR/Cas9技术编辑南粳5055的GS3和qGL3基因,获得了一系列大粒水稻新种质,该结果为水稻粒形改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利用CRISPR/Cas9系统定向改良水稻粒长和穗粒数性状. 沈兰,李健,付亚萍,王俊杰,华宇峰. 2017

[2]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粒长基因GS3改善粳稻花时. 孟帅,徐鹏,张迎信,王宏,曹立勇,程式华,沈希宏. 2018

[3]应用CRISPR/Cas9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广东丝苗米新种质. 王石光,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晓飞,方志强,巫浩翔,何秀英. 2023

[4]利用GS3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改良水稻粒型的研究. 李扬,徐小艳,严明,冯芳君,马孝松,梅捍卫. 2016

[5]黑龙江省4个主栽水稻品种GS3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张擘,杨学文,赵北平,郑福余,孙中义,孟庆英,吴立成,肖明纲. 2023

[6]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姚国新,李金杰,张强,胡广隆,陈超,汤波,张洪亮,李自超. 2010

[7]极端粒形水稻粒宽基因GW2的序列分析和效应. 张亚东,梁彦丽,郑佳,丁丹,赵春芳,陈涛,赵庆勇,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于新,王才林. 2014

[8]水稻籼粳交后代粒形性状分离研究. 王楚桃,李贤勇,李顺武,何永歆. 2009

[9]水稻粒重粒形QTL的定位及qTGW1.2/qGL1.2的验证. 杜成兴,张华丽,戴冬青,吴明月,梁敏敏,陈俊宇,马良勇. 2021

[10]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水稻粒形QTL定位. 方先文,张云辉,肖西林,张所兵,林静,汪迎节. 2017

[11]外源基因导入后水稻粒形的变化. 吴敬德,郑乐娅,张瑛,童继平,吴跃进. 2005

[12]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高志强,占小登,梁永书,程式华,曹立勇. 2011

[13]水稻粒形和粒重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孙滨,占小登,林泽川,高志强,于萍. 2015

[14]水稻粒厚主效位点qGT8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罗正良,任鄄胜,吴贤婷,陆贤军,苏相文,吕建群,任光俊. 2015

[15]水稻品种魔王谷粒形、剑叶性状和株高QTL定位. 彭伟业,孙平勇,潘素君,李魏,戴良英. 2018

[16]一个特大粒水稻种质粒形相关基因的检测. 陈杰,朱业宝,孙新立,翁群清,张国杰. 2017

[17]利用龙稻5号/中优早8号RIL群体定位粒形QTL. 侯本福,杨传铭,张喜娟,杨贤莉,王立志,王嘉宇,李红宇,姜树坤. 2024

[18]长粒优质香稻玉针香的基因型分析(英文). 龚柯,孙廉平,张迎信,曹正男,赵振东,周政,赵正洪,占小登. 2021

[19]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李琼,姜雪. 2022

[20]生态环境及选育方式对籼粳稻杂交后代谷粒形状的影响. 马作斌,杨莉,李茂柏,刘向东,徐正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