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远缘杂交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洪朝

作者: 赵洪朝;杜德志;刘青元;张梅妞;余青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多室性状;远缘杂交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03 年 23 卷 09 期

页码: 1587-15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对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 以下简写为芥×甘或甘×芥 的结实性、交配性以及不同甘蓝型油菜对交配性的影响等研究发现:芥、甘正反交形成的饱满种子数较少,其形成种子的能力弱,但是芥×甘与甘×芥杂交相比,芥×甘形成饱满种子的能力较强,受精能力以及杂种胚胎的发育能力也强,在授粉后的子房发育上二者无显著差异.所以,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创建新资源时宜采用芥×甘杂交方式;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与芥菜型多室油菜正反交的结角率、受精指数、结籽指数和可交配指数均不相同,但可交配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因此,筛选可交配性强的甘蓝型基因型应着眼于可交配指数高的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根据本试验结果,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93-221-1杂交形成的杂种胚具有较强的可发育性.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研究. 赵洪朝,杜德志,刘青元,余青兰,王瑞生. 2003

[2]芥菜型油菜多室角果的解剖特征及遗传分析. 吕泽文,徐平,张向向,文静,易斌,马朝芝,涂金星,傅廷栋,沈金雄. 2012

[3]芥甘杂种后代F1和F2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赵彤,谢晋,殷婷,余青兰,才吉巴毛,赵志刚. 2020

[4]油菜抗旱性产量指标及品种筛选. 殷婷,余青兰,赵志刚. 2020

[5]油菜和甘芥杂交后代薹花期耐旱性鉴定. 原小燕,符明联,张云云,刘珏,铁朝良,李燕,王绍能. 2018

[6]油菜类型和品种对外来入侵杂草小子虉草的替代控制作用. 徐高峰,申时才,张云,杨韶松,董立尧,张付斗,金桂梅. 2021

[7]隶属函数法鉴定油菜甘芥种间杂交后代的抗旱性. 符明联,李根泽,杨清辉,原小燕,王敬乔. 2011

[8]甘蓝型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DH系抗旱性评价. 原小燕,符明联,李根泽,王敬乔,魏生广,程德荣. 2015

[9]盛花期油菜绿肥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和后茬花生的影响. 韩配配,胡小加,廖祥生,谢立华,李银水,顾炽明,秦璐,廖星. 2019

[10]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2010

[11]红菜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子房培养研究初报. 何丹,徐跃进,李正丽,汪祖程. 2009

[12]甘蓝型纯黄籽油菜新品系YR 5602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2007

[13]甘蓝型油菜与红菜薹的杂种及其后代遗传变异分析. 李亭亭,徐跃进,万正杰,张艳. 2011

[14]甘白杂交创制早熟油菜新种质的研究. 王学芳,田建华,张耀文,张彦锋,李殿荣. 2017

[15]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后代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熊任香,涂伟凤,涂玉琴,汤洁,戴兴临. 2011

[16]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赵彩霞,唐琳,袁玉婷,王晋雄,李施蒙. 2018

[17]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 李莓,王同华,惠荣奎,涂金星,傅廷栋. 2012

[18]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其硼效应研究. 汤洁,张弢,宋来强,熊任香,邹晓芬,张建模,戴兴临. 2007

[19]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英文). 李莓,王同华,惠荣奎,涂金星,傅廷栋. 2013

[20]胚珠培养在白菜型油菜和芥蓝远缘杂交中的应用. 江建霞,李延莉,蒋美艳,张俊英,张秋丽,孙超才,周熙荣,杨立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