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基因遗传分析与初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立人

作者: 谢立人;星晓蓉;李开祥;杜德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性;遗传规律分析;初步定位;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353-3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自交不亲和性是利用油菜(Brassica sp.)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自交不亲和系杂种有诸如没有不育胞质存在的负效应、恢复源广泛、可获得高质量F1代种子等优点,因此研究调控自交不亲和性的基因对利用油菜杂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以甘白(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B.napus*B.rapa)杂交选育的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No.234为研究对象,通过遗传规律分析发现No.234不同遗传背景的恢复系的自交不亲和性分别受1、2对隐性基因(BnSI1、BnSI2)控制;利用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和BSA-seq(极端性状混池重测序)将自交不亲和基因BnSI1初步定位在A07染色体2 Mb区间内.该研究为进一步定位、克隆BnSI1基因及后续的功能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分类号: S51

  • 相关文献

[1]结球甘蓝无蜡粉亮绿基因cgl1的初步定位. 刘泽洲,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刘东明,唐俊,李景涛. 2014

[2]辣椒抗疫病基因初步定位. 张曦,王秀雪,邹春蕾. 2021

[3]RHDV VLPs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识别表位的初步定位. 宋艳华,胡波,范志宇,彭伟,魏后军,薛家宾,徐为中,王芳. 2015

[4]甘蓝型油菜多主花序性状的表型特点与遗传分析. 陆红臣,仵汉飞,文静,易斌,马朝芝,涂金星,傅廷栋,沈金雄. 2019

[5]甘蓝型油菜莫利CMS(Moricandia CMS)的种质创制. 陈丽,杨雯竹,胡彩红,杜才富,雷绍林. 2022

[6]河南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应用及展望. 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张书法,何俊平,曹金华,蔡东芳,赵磊,王东国,隋天显. 2018

[7]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杂种后代细胞学和分子标记分析. 殷婷,赵彤,柳海东,李开祥,余青兰,赵志刚. 2021

[8]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 殷婷,虎满林,余青兰,赵志刚. 2019

[9]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甘蓝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董云,庞进平,王毅,方彦. 2009

[10]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全不育系高纯度制种技术分析. 张俊英,朱吉风,杨立勇,蒋美艳,李延莉,王伟荣,孙超才,江建霞,周熙荣. 2021

[11]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玉峰,李云昌,梅德圣,李英德,徐育松,胡琼. 2009

[12]采用SLAF-seq技术开发甘蓝型油菜霜霉病抗性SNP位点. 王伟,刘凡,任莉,徐理,陈旺,曾令益,黄炳文,方小平. 2016

[13]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与分析. 张书芬,傅廷栋,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马朝芝. 2006

[14]359份甘蓝型油菜品系有限花序位点鉴定. 吕诗颖,朱雪冰,李开祥,杜德志. 2023

[15]采用SLAF - seq技术开发甘蓝型油菜霜霉病抗性SNP位点. 王伟,刘凡,任莉,徐理,陈旺,曾令益,黄炳文,方小平. 2016

[16]3种分子标记分析油菜品种间的多态性效率比较. 张书芬,傅廷栋,马朝芝,朱家成,王建平. 2005

[17]SSR和SRAP标记研究油菜杂交种骨干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谭祖猛,李云昌,胡琼,梅德圣,徐育松,李英德. 2009

[18]与甘蓝型油菜重要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及相关基因的图谱定位研究进展.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 2002

[19]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可行性. 倪西源,黄吉祥,柳寒,潘兵,赵坚义. 2017

[20]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顾慧,戚存扣.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