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ANN模型的生态足迹时间序列预测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煜

作者: 赵煜;李文龙;李自珍;马智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GM-ANN模型;评价;预测;甘肃省

期刊名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0455-2059

年卷期: 2012 年 48 卷 03 期

页码: 87-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其变化时间动态特征的分析,应用灰色系统与神经网络理论与方法,组建了GM-ANN预测模型,以甘肃省为例进行了评价与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9年期间,甘肃省的生态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人均生态足迹为1.517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077 hm~2/人,人均生态冗余为-0.44hm~2/人.预测结果显示,到2015年和2020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将分别达到2.503 hm~2/人和2.870 hm~2/人,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将分别降至0.985 hm~2/人和0.930 hm~2/人,人均生态冗余则分别为-1.518hm~2/人和-1.940 hm~2/人.这说明未来该省生态经济仍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急需调整经济结构与消费模式,以降低其人均生态足迹和增加生态冗余值.另外,通过内插拟合能力检验分析证明,新建立的GM-ANN模型与常用的GM(1,1)模型相比,可使预测精度提高1.7%,在分析和预测不确定系统中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GM-ANN模型在研究生态足迹动态的过程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X171

  • 相关文献

[1]辽宁省生态足迹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于涛,韩瑛祚. 2009

[2]西藏自治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索朗央拉,任广鑫,尼玛扎西. 2014

[3]北京房山山区生态承载力研究(英文). 穆松林,张义丰,唐承财,王灵恩,刘玉. 2012

[4]宁夏资源环境绩效及其变动态势. 智颖飙,王再岚,马中,韩雪,李静敏,任鹏,李红丽,高天云,白凤梅. 2009

[5]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赵正,宁静,周非飞,杜可,荣国华. 2019

[6]三江源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 高雅灵,林慧龙,周祯莹,魏祎梅. 2019

[7]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测算. 郭慧,董士伟,吴迪,裴顺祥,辛学兵. 2020

[8]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赵正,宁静,周非飞,杜可,荣国华. 2019

[9]荆门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张治会,李全新. 2017

[10]福建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翁伯琦,王义祥,黄毅斌,应朝阳,黄勤楼. 2006

[11]基于生态足迹的内蒙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姚林杰,张佳宁,张恒瑞,赵艳云,张庆,李元恒. 2023

[12]生态足迹视角下西部可持续发展状态纵横向比较. 杜慧莹,董宏林,金波. 2011

[1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以福建南平为例. 翁伯琦,王义祥,黄毅斌,应朝阳,黄勤楼. 2006

[14]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鄂尔多斯市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 郝军,运向军,段新乔. 2015

[15]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鄂尔多斯市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 郝军,运向军,段新乔. 2016

[16]基于生态足迹的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以工布自然保护区为例. 胡世辉,章力建. 2010

[17]毛苕子优异种质资源筛选及评价. 舒秋萍,包兴国. 2004

[18]甘肃省主要无公害中药材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徐美蓉. 2006

[19]甘肃省高粱种质资源的品质类型及评价. 袁秀萍. 2006

[20]杂交籼稻新组合抗旱性鉴定评价及预测研究. 张鸿,朱从桦,谭杰,李星月,杨文钰,康海歧.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