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一年两季燕麦种植模式生产性能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文龙

作者: 李文龙;李峰;张仲鹃;王殿清;王欢;靳慧卿;特木热;胡志玲;陶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鄂尔多斯高原;一年两季;饲用燕麦;生产力;营养成分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59-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宜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一年两季种植的优良燕麦品种,优化种植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本研究分别对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第一、二季种植的6个国内外燕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品种燕麦在该地区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第一、二季不同燕麦品种的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钾(K)以及相对饲草质量(RFQ)的变化范围分别是96.77~121.77cm、8426.38~14287.07kg·hm-2、8.19%~9.29%DM、51.47%~59.90%DM、30.00%~35.83%DM、1.23%~1.87%、117.88~161.41和68.73~97.20cm、4927.07~7082.58kg·hm-2、12.12%~16.34%DM、39.60%~46.61%DM、19.49%~24.26%DM、1.67%~1.94%、206.09~262.64;除第一季燕麦粗蛋白含量外,各评价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第一季中品种太阳神的株高、NDF及ADF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但其RFQ低于其他品种,而品种领袖的干草产量最大且K含量最低;第二季中品种青引1号的株高和干草产量均位列第一,其NDF、ADF含量居最高,贝勒的CP含量高于其他品种,青燕1号的K含量低于其他品种;株高及干、鲜草产量与CP、K、RFQ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或P<0.001)负相关,与NDF、ADF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中NDF和RFQ的权重系数位列前二位,为该地区燕麦生产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最适宜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地区作为第一季春播生产和第二季复种的燕麦品种分别为领袖和青燕1号,第一季春播领袖+第二季复种青燕1号的种植模式可在该地区以及同类型区域作为主推模式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44.9

  •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地区春播燕麦饲用价值和生产力综合评价. 李峰,李文龙,张彩霞,余奕东,张吉明,那亚,陶雅. 2022

[2]江苏沿海地区藜麦一年两季高效栽培技术. 时丕彪,顾闽峰,蒋润枝,王军,费月跃. 2021

[3]一年两季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的GGE双标图分析. 王兵伟,覃嘉明,郑加兴,覃永嫒,黄安霞,时成俏. 2017

[4]鄂尔多斯高原紫花苜蓿田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以鄂托克旗为例. 高凌智,李彬,史海滨,戚迎龙,赵举,尹春艳,狄彩霞,栗艳芳. 2019

[5]水肥一体化对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鄂托克旗为例. 贾浩南,李彬,降亚楠,李世华,王卫华,左海维. 2023

[6]鄂尔多斯高原植被与生态因子的多元分析. 牛建明,李博. 1992

[7]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土壤地力评价及其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以鄂托克旗为例. 高凌智,李彬,马金慧,黄斌,窦旭. 2022

[8]饲用燕麦Y-09-05新品系在黔南低热河谷地区适宜播期研究. 卢敏,左相兵,刘正书,钟理,苏生. 2012

[9]贵州饲用燕麦种质资源的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左相兵,付薇,杨正德,钟理,卢敏,苏生. 2012

[10]贵州饲用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左相兵,付薇,杨正德,钟理,卢敏,苏生. 2012

[11]沙地节水灌溉条件下苜蓿与饲用燕麦轮作的技术规程. 娜日苏,梁庆伟,杨秀芳,张晴晴,潘翔磊,孙德欣,项锴锋. 2019

[12]饲用燕麦和草木樨混播栽培技术. 白春利,赵和平,丁海君,贾明. 2018

[13]燕麦草青贮对肉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陈秋菊,王韵斐,汤化军,斯庆米德力,邬晓娟,张东瑞,王学敏. 2020

[14]施氮肥对阴山北麓饲用燕麦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田永雷,白春利,慕宗杰,孙林,娜娜. 2021

[15]180份饲用燕麦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武敬也,马琳,吴欣明,石永红,陈菲儿,王学敏,赵威. 2023

[16]寒冷干旱区饲用燕麦引种试验研究. 黄新育,王洪宝,徐艳霞,蓝岚,宋敏超,高海娟,王凤国,刘珈羽,李烨,陈国旺,南景东,张建胜,张备,张国华. 2022

[17]南木林引种饲用燕麦新品种示范栽培试验. 尹中江. 2017

[18]10份饲用燕麦品种在北疆平原荒漠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张荟荟,梁维维,张学洲,朱昊,李学森,王赞,热娜. 2020

[19]氮素施用量对饲用燕麦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田永雷,王静,慕宗杰,赵月平,常青,白春利. 2023

[20]不同拌种剂对黄河滩区饲用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冯长松,梁志妍,杜红旗,娄治国,刘磊.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