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铃脲对棉铃虫生物测定及其交互抗性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强

作者: 王强;AlanRMcCaffery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生物测定;交互抗性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1999 年 11 卷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比较了昆虫生长调节剂氟铃脲对棉铃虫生物测定的三种方法,并测定了其交互抗性。应用叶片残毒法和饲料混毒法测定结果表明,氟铃脲对1 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毒力, L C50 分别为0 .358 和0 .014 μg·ml- 1 。饲料混毒法测定还表明,幼虫对氟铃脲的敏感性随着龄期的增加而降低,1 龄幼虫的敏感性分别是2 ,3 ,4 ,5 ,6 龄幼虫的2 .6 ,2 .7 ,3 .4 ,3 .8 ,63 .9 倍。用点滴法测定,3 ,4 龄幼虫对氟铃脲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L D50 分别为0 .053 和0 .276 μg/ 头。比较三种生测方法,叶片残毒法快速、简易、可靠,故更适于作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棉铃虫的抗性测定。叶片残毒法用1 龄幼虫供试,接触处理48 h ,最佳观察时间为处理后5 d 。交互抗性及增效剂 P B O 测定结果表明,对氰戍菊酯高抗的中国河南品系和印度品系对氟铃脲无交互抗性,其 L C50 或 L D50 与敏感品系比较相差仅分别为1 .34 ~2 .19 倍和0 .84 ~1 .71 倍。 P B O 对氟铃脲毒性的影响因剂量不同而异,低剂量时有增效作用,高剂量时反而有拮抗作用。 P B O5 μg/ 头对氟铃脲的增效比为1 .61 。

分类号: S481.4

  • 相关文献

[1]氟铃脲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和作用机制. 张穗,肖培英,温广月,曹黎明. 2007

[2]两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棉铃虫毒性研究. 陈琳,戴芬,柳建国,王强. 2003

[3]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 张丹丹,王泽宇,陈琳,李国平,梁革梅. 2018

[4]转Bt基因抗虫玉米、棉铃虫和Bt棉的互作研究. 范贤林,芮昌辉,姚建仁,郭三堆. 2004

[5]棉铃虫对Bt的抗性筛选及交互抗性研究. 谭维嘉,郭予元. 2000

[6]棉铃虫对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及其复配剂的抗性趋势与交互抗性. 郭予元,洪锡午,王武刚. 1996

[7]棉铃虫中肠钙粘蛋白、氨肽酶N及碱性磷酸酯酶的抗血清对Cry1Ac和Cry2Aa毒力的影响. 袁向东,赵曼,刘臣,陈琳,梁革梅. 2016

[8]棉铃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药性风险及交互抗性研究. 芮昌辉,谭晓伟. 2010

[9]棉铃虫对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脂及其复配剂的抗性趋势与交互抗性. 郭予元,洪锡午,王武刚. 1996

[10]抗Bt棉铃虫种群的交互抗性研究. 芮昌辉,赵建周,孟香清. 2000

[11]Cry1Ac抗性棉铃虫对Cry2Ab的交互抗性研究. 吴孔明,田岩,梁革梅,张永军,郭予元. 2006

[12]棉铃虫抗甲氧虫酰肼种群对12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董利霞,谭晓伟,范贤林,芮昌辉. 2011

[13]Cry1Fa对Cry1Ac抗性棉铃虫的毒力评价. 郭予元,高希武,张涛,梁革梅. 2012

[14]棉铃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对新疆一枝蒿黄酮提取物和萜类提取物的响应. 何海,朱燕,刘宁,晁群芳,刘小宁. 2012

[15]棉铃虫作供试虫的苏云金杆菌制剂毒力生物测定的研究. 钟连胜,谢天健,吴继星,黄炳高,尚秀萍,张汉珍. 1990

[16]棉铃虫种群的整齐度控制及其对生物测定的影响. 夏克祥,刘承浩. 1988

[17]3种Bt蛋白对棉铃虫敏感品系致死作用研究. 张帅,吕丽敏,雒珺瑜,王春义,崔金杰. 2013

[18]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对棉铃虫活性分析. 宋福平,张杰,赵奎军. 2008

[19]Cry1Ah蛋白通过三级食物链对龟纹瓢虫幼虫的影响. 张帅,吕丽敏,雒珺瑜,王春义,崔金杰. 2013

[20]环丙氨嗪对柞蚕的生长发育影响. 杨金琛,戚奎恩,张惠淳,王立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