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的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建周

作者: 张建周;李春盈;王风涛;刘明;张天兴;崔明珠;齐建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种衣剂;病情指数;产量相关性状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87-1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茎基腐病已成为黄淮小麦主产区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供给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抗茎基腐病主栽品种稀少,生产上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措施。药剂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茎基腐病。综合评价现有的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及增产效果,以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采取高感茎基腐病小麦品种郑麦1354为研究对象,播种前种子包衣晾干,利用高致病力茎基腐病菌株PY20-20培养小米菌谷,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利用进行人工接种病圃,包衣种子和接种菌谷等重量混合播种,分别于小麦拔节期和乳熟期记载处理小区植株发病情况,调查9种种衣剂处理后不同生育期的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成熟收获后测定小区实际产量,结合小麦产量相关性状,比较种衣剂防病增产作用。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后拔节期茎基腐病DI值均小于1.0,显著小于空白对照(5.07),防治效果为85.09%~100%,其中33 g·L-1咯菌·噻虫胺、9%苯甲·吡虫啉和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的防效达到为97%~100%。在乳熟期,种衣剂处理后茎基腐病DI平均值低于15,显著小于空白对照(81.55),其中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和9%苯甲·吡虫啉防效较好,平均防效分别达到92%和95%,而且分别增产39.62%和36.31%。综合而言,采用种衣剂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和9%苯甲·吡虫啉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好且增产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S435.121.4

  • 相关文献

[1]4种种衣剂对红芸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任美凤,陆俊姣,李大琪,董晋明,张萌,张仙红. 2019

[2]不同种衣剂对棉花种子活力与植株生长的影响. 张晓洁,隋洁,王丽华,王胜利,辛承松. 2005

[3]小麦茎基腐病苗期快速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霍燕,张鹏,任丽娟,姚金保,马鸿翔. 2010

[4]不同杀菌剂处理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控效果. 张守成,吴国峰,徐加健,张鹏. 2020

[5]小麦禾谷镰孢菌茎基腐病抗源的筛选与评价. 张鹏,霍燕,周淼平,姚金保,马鸿翔. 2009

[6]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 周淼平,张鹏,杨学明,陈达,姚金保. 2021

[7]河南省308份小麦新品系的茎基腐病抗性评价. 王会伟,李国领,高飞,李春盈,李居政,张天兴,张建周. 2023

[8]小麦茎基腐病菌鉴定及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分析. 张鹏,邓渊钰,杨学明,周淼平,马鸿翔. 2016

[9]利用小麦关联RIL群体定位产量相关性状QTL. 丁安明,李君,崔法,赵春华,马航运,王洪刚. 2011

[10]小麦关联RIL群体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丁安明,李君,崔法,赵春华,马航运,王洪刚. 2011

[11]醋渣覆盖对盐渍化麦田土壤及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余桂红,朱孔志,张鹏,卢俊,马鸿翔. 2020

[12]小麦早熟DH群体的构建及其性状表现. 董春林,畅志坚,张晓军,阎晓涛. 2010

[13]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育种利用效率. 刘泽厚,王琴,叶美金,万洪深,杨宁,杨漫宇,杨武云,李俊. 2024

[14]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TaARE1-A等位变异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 王沙沙,黄绍敏,宋晓,张珂珂. 2023

[15]基于高效SNP芯片的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刘丽华,刘阳娜,周悦,李宏博,张明明,屈平平,赵昌平,庞斌双. 2023

[16]主成分分析法与植被指数经验方法估测冬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对比研究. 陈云浩,蒋金豹,黄文江,王圆圆. 2009

[17]四川省22个小麦品种田间抗条锈病鉴定及聚类分析. 李杰,康晓慧,陈万权,张洪,杨亨,蒋欣东. 2018

[18]“川麦107”慢条锈性研究. 朱华忠,沈丽,唐婧,彭云良,李跃建. 2005

[19]10个川麦系列小麦品种在绵阳田间抗条锈病鉴定. 康晓慧,陈万权,梁永亮,张华,张洪. 2017

[20]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关系初步研究. 张匀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